- 使用场景
- 汾浍成语常用于批评和讽刺他人的品德败坏,可以用来描述那些道德败坏、品行不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谈论某人的不端行为,或者用来警示他人不要步入错误的道路。
- 例句
- 1. 这个人从小品行不端,真是个汾浍之徒。2. 他的行为举止越来越汾浍,已经完全失去了道德底线。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品德败坏。
- 基本解释
汾水 与 浍水 。《左传·成公六年》:“不如 新田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 汾 澮 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利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汾河和浍河的地理和历史背景,以及山西省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汾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品行很汾浍,老师批评了他。2. 初中生:那个同学的行为举止非常汾浍,我们都不喜欢他。3. 高中生:他的品德败坏,真是个汾浍之徒。4. 大学生:他的行为越来越汾浍,已经完全失去了道德底线。
- 故事起源
- 汾浍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而是通过地名的组合来形成的。汾河和浍河是山西省两条重要的河流,而成语“汾浍”则是通过这两个地名的组合,引申出了品德败坏的含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汾浍”。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河边,不断地往河里扔垃圾,污染河水,这个人的行为就是“汾浍”。
- 词语结构
- 成语“汾浍”由两个地名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汾浍是一个由两个地名组成的成语,其中“汾”指的是山西省的汾河,“浍”指的是山西省的浍河。汾浍成语比喻人的行为举止不端正,品德败坏,常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不良,无德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