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猛恶常用于描述恶劣的环境、残暴的人或凶猛的动物。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行为或言语举止极其凶恶暴戾。
- 例句
- 1. 他的犯罪行为猛恶至极,令人发指。2. 这个地方的环境猛恶异常,居民生活在恐惧之中。3. 那只猛恶的狼对待其他动物毫不留情。
- 基本含义
- 形容凶猛恶毒,极其凶恶残暴。
- 基本解释
(1).凶恶。《周礼·秋官·序官》“穴氏下士一人,徒四人” 唐 贾公彦 疏:“其职云:掌攻蛰兽。是除猛恶之事。” 明 刘若愚 《酌中志·内臣职掌纪略》:“傀儡体做法:高八九尺丈餘不等,穿以真正綾绢紵紬,备以真正弓矢兵器,鬚眉直竖,猛恶如生。” 郭沫若 《战声集·诗歌国防》诗:“如今他要在最前线和猛恶的帝国主义决斗。”
(2).险恶,凶险可怕。《水浒传》第八回:“早望见前面烟笼雾锁,一座猛恶林子……这座林子有名唤做 野猪林 ,此是 东京 去 沧州 路上第一个嶮峻去处。” 清 黄景仁 《春雨望新安江》诗:“十篙上瀨復九退,船背沙石磨琤瑽。苦缘上流势猛恶,乾冬尚且艰行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猛恶相关的成语或词语,如“猛虎下山”、“恶人先告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狼是猛恶的动物,我们不能靠近它。2. 小学生:那个小偷的行为猛恶至极,他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3. 初中生:这个恶人的手段猛恶绝伦,没有人能够逃脱他的追捕。4. 高中生:这个社会上存在着许多猛恶之徒,我们应该警惕并与之斗争。
- 故事起源
- 猛恶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八年》中:“郑人猛恶,犹有余怒。”这个故事讲述了郑国人的凶恶行为,形容他们的暴戾不仅没有消退,反而还有余怒。从此,猛恶一词开始用于形容凶恶残暴的事物。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猛恶”记忆为“凶猛恶毒”。可以联想到猛犸象的凶猛和恶毒的性格,从而记忆“猛恶”一词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猛恶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两个单独的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猛恶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由“猛”和“恶”两个字组成。猛指凶猛、强烈,恶指邪恶、残暴。猛恶一词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性格或事物的特点具有极其凶恶残暴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