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土精的词语解释
土精的意思
拼音:tǔ jīng    注音:ㄊㄨˇ ㄐㄧㄥ
基本解释

(1).指土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岁在星纪而淫於玄枵” 唐 孔颖达 疏:“五星者,五行之精也。历书称木精曰岁星,火精曰荧惑,土精曰镇星,金精曰太白,水精曰辰星。”
(2).人参的异名。 宋 刘敬叔 《异苑》卷二:“人参一名土精,生 上党 者佳。”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一·人参》:“其在五参,色黄属土而补脾胃,生阴血,故有黄参血参之名。得地之精灵,故有土精地精之名。”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或事物非常粗俗、没有修养,缺乏教养和文化。
详细解释
土精一词中的“土”指的是土气,即粗俗、庸俗的意思,“精”指的是精致、高雅的意思。土精形容一个人或事物的素质低下,没有修养,缺乏教养和文化。这个成语的使用通常带有一种贬义的含义。
使用场景
土精这个成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有使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言辞或品味粗俗庸俗,缺乏文化修养。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制作粗糙,没有精致的工艺。
故事起源
《东周列国志》是北宋吴自牧所著的一部历史书籍,其中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的历史。书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齐国的一个庶民因为贤良的德行被推举为国君。这个庶民很粗俗,没有修养,所以他的亲信们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土精”来讽刺他的庸俗和粗俗。从此以后,“土精”就成为了一个形容粗俗、庸俗的词语。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虽然有钱,但是一点儿修养都没有,真是个土精。2. 这家店的装修很土精,一看就知道是粗制滥造。
记忆技巧
可以将“土”字和“精”字的形状进行联想,想象一个粗糙的土块上面有一个精致的小精灵,形成鲜明的对比,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庸俗、粗俗的成语,如“土气”,“俗不可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穿着很土精,一点也不时尚。2. 初中生:这家餐厅的装修太土精了,一点也不高级。3. 高中生:他虽然很有钱,但是一点儿修养都没有,真是个土精。4. 大学生:这个节目的内容太土精了,一点也不符合现代审美。5. 成年人:这个商品的质量很差,做工也很土精,一点也不值得购买。
(0)
诗文中出现“土精”的诗词

游泰山

今年初出承明班,折腰从政青徐间。

神州二月雨新霁,我来万里观名山。

名山泰岱连云上,邹峄徂徕郁相望。

晨霞仿佛见丹崖,旭日曈昽射青嶂。

羽服逍遥山际行,垂萝磐石渐回萦。

乔木千章寒谷秀,阴泉百道晓虹明。

玄都太古瑶台在,石室丹炉长不改。

中林迢递蹑天门,五色芙蓉耀光彩。

东极群真鸣佩环,招摇玉女开金关。

苍龙飞去溟海阔,黄鹤下唳清风还。

奎壁祥光生缥缈,日观扶桑擘昏晓。

登临今日九州同,顾视宁论万山小。

名岳齐天天下知,斋宫虔洁閟灵祇。

宝鼎椒兰腾馥郁,芝楹华盖仰葳蕤。

祠宫祝釐朝击鼓,玉童吹笙双凤舞。

鲁祊秦祀变浮云,后土精灵夜相语。

功成世世来登封,明堂骏奔朝岱宗。

翠华行处入归鸟,樛木尽亚随飞龙。

微茫玉简无人识,绿坛阴洞秋声急。

但闻松乔遗素书,我欲因之蜕凡骨。

绝顶玄芝应再生,神游早愿抛尘缨。

笑骑苍兕骖太乙,稽首银台超上清。

(0)

气出唱

宁北山,有人上下五色随飞烟。

谢陶正,却不顾,乃含生于火,传体若薪。

我欲从之长死,死则浑沦一气超炎燀。

回视故乡,一何漫漶,骨肉为土精血埏。

顾以离愁沈痛之火,陶我以甄。

鹪鹏闻之大笑,望醯鸡而耸肩。

垂天之云,自东飞来,屏息歆羡,蟪蛄教我以大年。

(0)

北斗岐山

土精成石石成星,屈曲安排天北形。

自是山游玩物者,依稀信步踏苍冥。

(0)

古盘吟

古磁透骨青,丝细花文镀。

扣作哀玉声,幽响漱清露。

来几千百年,何人为冶铸。

土精色寒,冷光洗秋雨。

众缺独以全,谁得穷其故。

灵物现世间,应有鬼神护。

宝气夜识难,显藏关乎数。

嗜古癖且痴,披草斸荒墓。

(0)

同陈少原邓君肃梁丙孺陈于冈潘子迁苏叔大僧继真集诃林净社

土精修白业长,入山犹得问支郎。

阁悬沧海摩尼色,塔涌炎州舍利光。

满坐异香分薝卜,小林祇树遍桄榔。

人天可是莲华社,嗜酒偏容处士狂。

(0)

喜雨十首·其十雨蚓

润达黄泉蚓上行,虽然无口亦扬声。

蟠如百合乃天赋,幻作威污是土精

以屈为伸颇契理,就乾弃湿本求生。

功归造物苏家记,那忘前兹渴望情。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