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销兵。销熔兵器。 唐 顾况 《乐府》:“《国风》新正乐,农器近消兵。”
(2).销兵。销毁兵器。表示偃武修文。 宋 苏轼 《郊祀庆成诗》:“无心斯格物,克己自消兵。”一本作“ 销兵 ”。
(3).减少兵员。 唐穆宗 时, 萧俛 与 段文昌 当国,谓四方无虞,劝帝密诏天下镇兵,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见《旧唐书·萧俛传》。《新唐书》则谓每十人岁限一人逃死不补,谓之“销兵”。
- 基本含义
- 指用智慧、策略或方法消除敌人的武装力量。
- 详细解释
- 消兵一词出自《战国策·燕策》:“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欲与之,必先与之。”意为要想消灭敌人,必须先与敌人交战;要想与敌人和解,也必须先与敌人交战。这里的“消兵”指的是消除敌人的武装力量,以达到战争的目的。
- 使用场景
- 主要用于形容用智慧、策略或方法来消除敌人的武装力量,解决问题的方法。
- 故事起源
-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的一部关于战争策略的古代典籍,其中记载了许多关于战争策略的故事和典故。消兵一词就出自《战国策·燕策》。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运用巧妙的策略,消兵之后,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难题。2. 在这场战争中,他们采取了消兵的方法,最终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消兵”这个词语的发音,将其与消除敌人的武装力量的意义联系起来。例如,可以想象自己是一个勇敢的将军,用智慧和策略来消除敌人的武装力量。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与战争策略相关的成语和故事,如“攻城略地”、“兵不厌诈”等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而不是通过消兵来解决。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将军运用消兵的方法取得了胜利。3. 高中生:在现代战争中,消兵的方法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和先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