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以为模式。《韩诗外传》卷二:“君子容色,天下仪象而望之。”
(2).形象。 章炳麟 《文学总略》:“及夫立体建形,向背同现,文字之用,又有不周,于是委之仪象。仪象之用,足以成体,故铸铜雕木之术兴焉。”
(3).以仪器观测天象。《晋书·天文志上》:“《春秋文曜钩》云:‘ 唐尧 即位, 羲和 立浑仪。’此则仪象之设,其来远矣。” 宋 苏颂 《进仪象状》:“臣窃以仪象之法,度数备存,而日官所以互有论诉者,盖以器未合古,名亦不正。”《明史·天文志一》:“璿璣玉衡为仪象之权舆,然不见用於三代。” 清 严如熤 《三省边防备览·策略》:“圣人仰观俯察,休咎之徵鉴诸仪象。”
- 基本含义
- 形容外表庄重、气度非凡,仪态端庄。
- 详细解释
- 仪象是由“仪”和“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仪指的是仪表端庄,举止庄重;象指的是形象或者外貌。仪象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的外表庄重,气度非凡,仪态端庄。它常用来形容人的仪表风度,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形象或外貌。
- 使用场景
- 仪象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仪表风度,特别是在正式场合或重要场合中,人们会希望自己的仪表仪态庄重、大方得体。这个成语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外貌或形象,比如一个建筑物的外观庄重大气,可以说它具有仪象。
- 故事起源
- 关于仪象这个成语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它的含义和用法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重视仪表风度,尤其是官员和士人,他们需要保持端庄庄重的仪态,以展现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仪象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就形成了。
- 词语结构
- 仪象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例句
- 1. 他的仪象庄重,给人一种很有气质的感觉。2. 这座建筑的外观仪象非凡,给人一种庄重大气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仪象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仪表端庄、气质非凡的人站在大象旁边,形象地展示了仪表风度庄重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如果想更深入学习成语,可以了解更多与仪象相关的成语,比如“仪表堂堂”、“仪态万方”等。同时,也可以学习其他与仪表风度相关的词语,比如“仪容”、“举止”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仪象庄重,给人一种很亲切的感觉。2. 初中生:他的仪象非凡,让人不禁对他刮目相看。3. 高中生:这位演员的仪象堂堂,展现了他的专业素养。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仪象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公司的形象和信誉。5. 成年人:一个人的仪象并不仅仅是外表,更体现了他的内涵和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