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直谏的词语解释
直谏的意思
拼音:zhí jiàn    注音:ㄓㄧˊ ㄐㄧㄢˋ
基本解释

◎ 直谏 zhíjiàn
[advise frankly] 耿直劝谏
直谏之士几许?
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近义词

切谏

反义词

讽谏

详细解释

直言规谏。《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唯度主而行之。’”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将儼然作矜庄之色,深言直諫,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 元 萨都剌 《送张都台还京》诗:“忆昔中臺簪獬豸,曾封直諫动鑾舆。”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一:“直諫好言事,召见拜司隶。弹劾中黄门,鯁切无所避。”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屈原及宋玉》:“然虽学 屈原 之文辞,终莫敢直諫。盖掇其哀愁,猎其华艷,而‘九死未悔’之概失矣。”

基本含义
直接规劝、忠告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
使用场景
直谏一般用来形容勇于直言敢于提出真实意见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有权势的人进行规劝和劝告的行为。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表达对权势者的忠告和规劝,也可以用于赞美勇于说真话的人。
故事起源
直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常常面临着权势者的压力,不敢直接说出真实的意见。然而,有一些官员勇于直言,敢于提出真实的忠告和规劝,这种行为被称为直谏。直谏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明代官员于谦,他敢于对明穆宗提出真实的意见,因此被后人称为“直谏先生”。
词语结构
直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直”表示直接、坦率,表示不回避真相;“谏”表示规劝、忠告,表示对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提出真实的意见。
例句
1. 他勇于直谏,敢于对领导提出真实的忠告。2. 这位官员是一个直谏的人,他总是敢于说出真实的意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直谏这个成语与“直言不讳”这个成语相联想,因为它们都强调了勇于直言敢于说真话的意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直谏相关的成语,如“谏言逆耳”、“直言敢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想直谏你,我们应该多做一些环保的事情。2. 初中生:我敢于直谏班主任,我们应该减少课业负担。3. 高中生:我要直谏校长,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 大学生:我愿意直谏领导,我们应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希望以上关于“直谏”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
(0)
诗文中出现“直谏”的诗词

和荅诗十首·其二和阳城驿

商山阳城驿,中有叹者谁。

云是元监察,江陵谪去时。

忽见此驿名,良久涕欲垂。

何故阳道州,名姓同于斯。

怜君一寸心,宠辱誓不移。

疾恶若巷伯,好贤如缁衣。

沈吟不能去,意者欲改为。

改为避贤驿,大署于门楣。

荆人爱羊祜,户曹改为辞。

一字不忍道,况兼姓呼之。

因题八百言,言直文甚奇。

诗成寄与我,锵若金和丝。

上言阳公行,友悌无等夷。

骨肉同衾裯,至死不相离。

次言阳公迹,夏邑始栖迟。

乡人化其风,少长皆孝慈。

次言阳公道,终日对酒卮。

兄弟笑相顾,醉貌红怡怡。

次言阳公节,謇謇居谏司。

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

终言阳公命,左迁天一涯。

道州炎瘴地,身不得生归。

一一皆实录,事事无孑遗。

凡是为善者,闻之恻然悲。

道州既已矣,往者不可追。

何世无其人,来者亦可思。

愿以君子文,告彼大乐师。

附于雅歌末,奏之白玉墀。

天子闻此章,教化如法施。

直谏从如流,佞臣恶如疵。

宰相闻此章,政柄端正持。

进贤不知倦,去邪勿复疑。

宪臣闻此章,不敢怀依违。

谏官闻此章,不忍纵诡随。

然后告史氏,旧史有前规。

若作阳公传,欲令后世知。

不劳叙世家,不用费文辞。

但于国史上,全录元稹诗。

(0)

松文清公虎字歌

仁宗至仁容直谏,文清在朝时拜章。

朴忠颇不识忌讳,亦有谣诼多中伤。

清名伟节动中外,每以尺箠笞戎羌。

边庭卧护烽堠静,帖耳受驱如犬羊。

生无他嗜苦嗜酒,烧春痛吸不择偶。

醉酣兴发作虎字,字大于身胆如斗。

寻丈以外一笔成,山摧谷动雷雨倾。

雄强蓄势跳跃出,得虎生气匪以形。

悬之幽堂风夜吼,老魅走避儿童惊。

爱公书者摩挲极,公之所重非翰墨。

藜藿不采众慑伏,淮南寝谋赖汲直。

鼎湖龙去四海恸,公亦骑箕侍帝侧。

狐狸琐琐如弗问,貙罴吞噬浩莫测。

纷纭世事已十年,惨淡风烟想颜色。

即今尘壁剩钜幅,不敢逼视坐叹息。吁嗟乎!

怒猊渴骥妙绝伦,书中之圣自有人,守在四夷谁虎臣。

(0)

咏史乐府十二章.辟戟诤

东方生,能直谏。守法度,黜靡曼。

何物卖珠儿,敢容宣室宴。

辟戟陈词意气雄,侃侃尚有先臣风。

不见申屠嘉坐丞相府,执法犹能困邓通。

(0)

三哀诗·其一袁爽秋京卿

土生板荡朝,非气莫能济。

国家有妖孽,尤贵养正气。

公官典客时,正值艰难际。

初言义和拳,本出大刀会。

先皇铸九鼎,早既斥魑魅。

明明白莲教,遗孽传苗裔。

邪述金钟罩,不过弄狡狯。

宗社三百年,岂可付儿戏。

继言诸大国,各有白马誓。

预储大万金,始可戮一士。

矧持英簜来,堂堂大国使。

一客不能容,反纵瘈犬噬。

问罪责主人,将以何辞对?

封事两留中,痛哭再上疏。

彼贼敢横行,实挟朝贵势。

奈何朝廷尊,公与匪人比?

盲师糊涂相,骄将偃蹇吏。

掷国作孤注,作事太愦愦。

速请黄钺诛,无得议视贵。

幸清君侧恶,斧钺臣不避。

当璧天子父,不敢为尊讳。

天潢盗弄兵,语直斥王字。

呜呼批鳞难,况触投鼠忌。

朝衣缚下狱,众口成诟詈。

白刃露霜锋,黄巾走尘骑。

阿师呼大兄,红带夹道侍。

欢哗杀二毛,万头相倾挤。

公甫下囚车,拜问臣何罪?

刑官纵马来,大骂囚无礼。

岂容发口言,指天复画地。

呼天声未终,滚地头已坠。

恶耗四海传,何人不雨泪!

识公十数年,相见軏倒屣。

追述潘邓说,许我以国器。

同辈六七贤,推公最强记。

喜谈佛老学,语我求出世。

知公真名士,不独善交艺。

未知比干心,竟为直谏碎。

我实知公浅,负负心内愧。

马关定约后,公来谒大吏。

青梅雨翛翛,煮酒论时事。

公言行箧中,携有《日本志》。

此书早流布,直可省岁币。

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我笑不任咎,公更发深喟。

今日读公疏,倘得行公意。

四百五十兆,何至贻民累。

不独民累祛,中国咸受惠。

即彼附贼徒,亦缓须臾毙。

斥公助逆人,黄泉见亦悔。

苍苍天九重,今尚浮云蔽。

痛公不言隐,开卷軏流涕。

盗首既伏诛,知公不为厉。

定为社稷忧,骑龙谒天帝。

(0)

酬别令狐补阙

惜别夏仍半,回途秋已期。

那脩直谏草,更赋赠行诗。

锦段知无报,青萍肯见疑。

人生有通塞,公等系安危。

警露鹤辞侣,吸风蝉抱枝。

弹冠如不问,又到扫门时。

(0)

送孙之翰知陜府

山河晋表里,方伯陜西东。

昔重诸侯选,今烦太史公。

固疑多直谏,不得久居中。

时论讥忧半,天心待考功。

旌麾都护道,谣俗召南风。

偃息甘棠下,知君简易同。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