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直谏 zhíjiàn
[advise frankly] 耿直劝谏
直谏之士几许?
终莫敢直谏。——《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近义词
切谏
- 反义词
讽谏
- 详细解释
直言规谏。《孔子家语·辩政》:“ 孔子 曰:‘忠臣之諫君有五义焉:一曰譎諫,二曰戇諫,三曰降諫,四曰直諫,五曰风諫。唯度主而行之。’” 汉 东方朔 《非有先生论》:“将儼然作矜庄之色,深言直諫,上以拂人主之邪,下以损百姓之害。” 元 萨都剌 《送张都台还京》诗:“忆昔中臺簪獬豸,曾封直諫动鑾舆。”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十一:“直諫好言事,召见拜司隶。弹劾中黄门,鯁切无所避。”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屈原及宋玉》:“然虽学 屈原 之文辞,终莫敢直諫。盖掇其哀愁,猎其华艷,而‘九死未悔’之概失矣。”
- 基本含义
- 直接规劝、忠告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
- 使用场景
- 直谏一般用来形容勇于直言敢于提出真实意见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有权势的人进行规劝和劝告的行为。这个成语常常用于表达对权势者的忠告和规劝,也可以用于赞美勇于说真话的人。
- 故事起源
- 直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场。在古代,官员们常常面临着权势者的压力,不敢直接说出真实的意见。然而,有一些官员勇于直言,敢于提出真实的忠告和规劝,这种行为被称为直谏。直谏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明代官员于谦,他敢于对明穆宗提出真实的意见,因此被后人称为“直谏先生”。
- 词语结构
- 直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直”表示直接、坦率,表示不回避真相;“谏”表示规劝、忠告,表示对上级或者有权势的人提出真实的意见。
- 例句
- 1. 他勇于直谏,敢于对领导提出真实的忠告。2. 这位官员是一个直谏的人,他总是敢于说出真实的意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直谏这个成语与“直言不讳”这个成语相联想,因为它们都强调了勇于直言敢于说真话的意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直谏相关的成语,如“谏言逆耳”、“直言敢谏”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想直谏你,我们应该多做一些环保的事情。2. 初中生:我敢于直谏班主任,我们应该减少课业负担。3. 高中生:我要直谏校长,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4. 大学生:我愿意直谏领导,我们应该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希望以上关于“直谏”词语的学习指南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