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遁巡通常用来形容某人逃避职责、逃避监督,不履行应尽的责任。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表示对这种逃避行为的谴责和不满。
- 例句
- 1. 这位官员经常遁巡,从来不去查看基层情况。2. 不愿承担责任的人常常采取遁巡的方式逃避监督。
- 基本含义
- 指逃避巡视、巡查等责任或任务。
- 基本解释
迟疑徘徊,欲行又止的样子。遁,通“ 逡 ”。《汉书·陈胜项籍传赞》:“ 秦 人开 关 延敌,九国之师遁巡而不敢进。” 颜师古 注:“遁巡,谓疑惧而却退也。遁音千旬反。”按, 汉 贾谊 《新书·过秦上》作“逡巡”。 清 方履籛 《赵收庵先生二学图记》:“遁巡忘答,从登前墀,操卮执觚,立醊其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责任和职责相关的成语,如“推诿责任”、“回避责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经常遁巡作业,不交给老师检查。2. 初中生:他们班的班长经常遁巡班级公告,不及时更新。3. 高中生:有些政府官员为了逃避工作的压力,选择遁巡职责,不履行自己的责任。
- 故事起源
- 遁巡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员制度。在古代,官员需要进行巡视、巡查等工作,以监督地方行政和纪律。然而,有些官员为了逃避工作的困扰和监督的压力,选择故意逃避巡视,不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行为被视为不负责任和不称职的表现,因此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遁巡”联想为一个人在巡视的时候突然逃跑,躲避巡视的场景,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动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遁巡是由动词“遁”和动词“巡”组成的成语。其中,“遁”表示逃避、躲避,“巡”表示巡视、巡查。遁巡的意思是逃避巡视、巡查等责任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