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高足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学问高深、才华出众的学生,可以用于赞美他人的学术成就或者才艺表现。在教育领域、学术界或者艺术圈中常常可以听到这个成语的使用。
- 例句
- 1. 他是我们班的高足,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全班第一名。2. 这位年轻音乐家是音乐学院的高足,他的演奏技巧非常出色。
- 基本含义
- 学生的学问高超,才华出众。
- 基本解释
◎ 高足 gāozú
[your brilliant disciple] 赞扬别人的弟子本领高强,用作敬辞
高足弟子传授而已。——《世说新语·文学》
高阳许静民,镇军参军,善隶草, 羲之高足。—— 唐· 张彦远《法书要录·亘采古来能书人名》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教育体制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儒家教育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学习其他与学问和才华相关的成语,如“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努力学习,成为一名高足。2. 初中生:他是我们班的高足,每次考试都能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她是学校的高足,被多个大学录取。4. 大学生:他是我们学院的高足,研究成果备受赞赏。5. 研究生:他的学术成就很高,是导师眼中的高足。
- 故事起源
- 高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教育体制。古时候的学生们会跟随名师学习,通过刻苦努力,他们的学问会超过普通学生,被称为高足。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学生在学问上的成就和超越。
- 英文翻译
1.[敬] your brilliant disciple; your pupil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高足这个词语的发音和含义。将“高”联想到学问高深,将“足”联想到才华出众,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高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高”和名词“足”组成。
- 详细解释
(1).良马;骏马。《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唐 张九龄 《高斋闲望言怀》诗:“取路无高足,随波适下流。” 唐 王维 《秋夜独坐怀内弟崔兴宗》诗:“高足在旦暮,肯为南亩儔。” 赵殿成 笺注:“高足,亦谓逸足也。”
(2).高才弟子。 张彦远 《法书要禄》卷一引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高阳 许静民 ,镇军参军,善隶、草, 羲之 高足。” 明 朱元弼 《犹及编》:“ 仇云凤 者,某父之高足也。”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一一四:“﹝他﹞比第一幕的那个孩子长得结实些,是该校著名教授 詹尼斯基 最得意的一位高足。”参见“ 高足弟子 ”。
- 近义词
门生、弟子、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