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在重要场合或关键时刻,人们言辞谨慎,小心翼翼,不敢随便说话的情况。
- 例句
- 1. 在重要场合,我们要像金人三缄一样,言辞谨慎,避免说错话。2. 他很谨慎,经常像金人三缄一样,不轻易发表意见。
- 基本含义
- 指言辞谨慎,十分谨慎小心,不敢轻言。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谨慎小心相关的成语,如“小心翼翼”、“言之谨慎”等,扩展对谨慎小心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像金人三缄一样,不要偷看别人的试卷。初中生:面对考试,我们应该像金人三缄一样,仔细审题,不要出错。高中生:在面试时,我们要像金人三缄一样,言辞谨慎,给面试官留下良好的印象。大学生:在论文写作中,我们要像金人三缄一样,认真选择每个词语,避免造成歧义。成年人:在重要会议上,我们应该像金人三缄一样,言辞谨慎,不轻易发表个人意见,以免引起争议。
- 故事起源
- 金人三缄的典故源于南朝宋时期,当时有位官员叫刘韬,他非常谨慎小心,言辞十分谨慎。有一次,刘韬在皇帝面前发言时,谨慎小心到了极点,他说:“臣虽愚钝,却不敢妄言。”皇帝听后大为赞赏,说:“你像金人一样谨慎,连三个缄口都不够形容你。”于是,就有了“金人三缄”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金人三缄”与谨慎小心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像金字塔一样坚固,闭口不言,十分谨慎小心的样子,以此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宾结构,主语为“金人”,谓语为“三缄”,表示“金人”进行“三缄”的动作。
- 词语解释
- jīn rén sān jiān ㄐㄧㄣ ㄖㄣˊ ㄙㄢ ㄐㄧㄢ
金人三缄(金人三緘)
指人之慎言。语出《孔子家语·观周》:“ 孔子 观 周 ,遂入 太祖 后稷 之庙。庙堂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重言》:“於是奉 老氏 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