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龙须竹。劈为篾,平细柔韧,宜作马鞭。 唐 高适 《咏马鞭》:“龙竹养根凡几年,工人截之为长鞭。” 孙钦善 校注:“龙竹,即龙鬚竹。 李衎 《竹谱详録》卷五‘龙鬚竹’云:‘生 两浙 山谷间,与猫头竹无异,根下节不甚密,析为篾,平细柔靱。’”
(2). 晋 葛洪 《神仙传·壶公》:“ 房 ( 费长房 )忧不得到家,公( 壶公 )以一竹杖与之曰:‘但骑此得到家耳。’ 房 骑竹杖辞去,忽如睡,已到家……所骑竹杖,弃 葛陂 中,视之乃青龙耳。”后因以“龙竹”指拐杖或比喻得道成仙。 唐 王绩 《游仙》诗之四:“鸭桃闻已种,龙竹未经骑。”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 明 汤显祖 《紫箫记·出山》:“金碧葱蘢 王母祠 ,笑骑龙竹弄参差。”
- 基本含义
- 指人的才能或品质潜藏不露,待时机成熟时才能展现出来。
- 详细解释
- 龙竹是由“龙”和“竹”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比喻人的才能或品质潜藏不露,待时机成熟时才能展现出来。就像竹子一样,在生长过程中看似平凡普通,但在适当的时候,竹子会迅速生长并展现出其壮美的一面,象征着人的潜能和才华。
- 使用场景
- 龙竹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刻展现出非凡的才能或品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平时看似普通的人,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出色的表现,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平凡的物品或事物,在特定的环境下展现出惊人的效果。
- 故事起源
- 关于龙竹的具体故事起源尚不清楚。但是,龙和竹都是中国文化中常用的象征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龙象征着权威和力量,竹象征着谦逊和坚韧。将两者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龙竹”这个成语,寓意着人的才能或品质潜藏在内在,待时机成熟时才能展现出来。
- 词语结构
- 成语“龙竹”的结构为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平时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在比赛中展现出了真正的龙竹之才。2. 这幅画看似简单,但是蕴含着一种龙竹般的力量和美。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根竹子上有一条龙,表示才能或品质潜藏在内,待时机成熟时才能展现出来。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关于龙和竹的文化内涵,了解它们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传统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虽然平时不起眼,但我也有一颗龙竹之心,只等待合适的机会展现自己。2. 初中生:在学校的比赛中,他展现出了真正的龙竹之才,赢得了大家的赞赏。3. 高中生:他一直默默无闻,但在高考中展现出了真正的龙竹之才,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绩。4. 大学生:即使在困境中,他也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龙竹品质,成功克服了挑战。5. 成年人:在职场上,要学会隐藏自己的龙竹之才,待时机成熟时才展现出来,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