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矛楯的词语解释
矛楯的意思
拼音:máo dùn    注音:ㄇㄠˊ ㄉㄨㄣˋ
使用场景
矛楯常用于形容双方力量相当,难以决胜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两个团队在竞争中势均力敌,或者两个人在争论中互不相让,达不到共识的情况。
例句
1. 在公司的竞争中,两个团队一直矛楯不下,无法决定谁是最终的胜利者。2. 这对夫妻一直在争吵,互不相让,陷入了矛楯的局面。
基本含义
比喻双方争斗不下,僵持不下的局面。
基本解释

亦作“ 矛盾 ”。《韩非子·难一》:“ 楚 人有鬻楯与矛者,誉之曰:‘吾楯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楯,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后以“矛楯(盾)”连举比喻言语或行为相互抵触,互不相容。《魏书·李业兴传》:“ 异 曰:‘圆方之説,经典无文,何怪於方?’ 业兴 曰:‘圆方之言,出处甚明,卿自不见。见卿録 梁 主《孝经义》亦云上圆下方,卿言岂非自相矛楯?’” 唐 刘知几 《史通·浮词》:“今之记事也则不然,或隔卷异篇,遽相矛盾;或连行接句,顿成乖角。”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曹唐》:“各以所长,相轻所短,矛楯之极,则是非锋起。”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矛楯相关的成语,如矛盾对立、势均力敌等。同时,也可以了解古代战争中使用的矛和楯的相关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两个队伍比赛一直打平,形成了矛楯的局面。初中生:两个政党在选举中势均力敌,形成了矛楯的局面。高中生:在国际关系中,两个强国的对抗一直持续,形成了矛楯的局面。大学生:在公司的竞争中,两个团队一直矛楯不下,无法决定谁是最终的胜利者。
故事起源
矛楯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战争时期。在古代的战场上,战士们使用矛和楯作为主要的武器,而矛楯的对峙常常是战场上的一种常见场景。后来,这个成语就被用来形容双方势均力敌,僵持不下的情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矛楯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个战士分别持着矛和楯对峙的场景,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矛楯是由两个兵器组成的成语,矛楯双方相互对峙,形成僵持的局面。
详细解释
矛楯是由两个兵器组成的成语,矛是一种长兵器,楯是一种盾牌。矛楯双方相互对峙,争斗不下,形成僵持的局面。这个成语形容双方势均力敌,难以分出胜负。
(0)
诗文中出现“矛楯”的诗词

赠崔立之评事

崔侯文章苦捷敏,高浪驾天输不尽。

曾从关外来上都,随身卷轴车连轸。

朝为百赋犹郁怒,暮作千诗转遒紧。

摇毫掷简自不供,顷刻青红浮海蜃。

才豪气猛易语言,往往蛟螭杂蝼蚓。

知音自古称难遇,世俗乍见那妨哂。

勿嫌法官未登朝,犹胜赤尉长趋尹。

时命虽乖心转壮,技能虚富家逾窘。

念昔尘埃两相逢,争名龃龉持矛楯

子时专场誇觜距,余始张军严韅靷。

尔来但欲保封疆,莫学庞涓怯孙膑。

窜逐新归厌闻闹,齿发早衰嗟可闵。

频蒙怨句刺弃遗,岂有闲官敢推引。

深藏箧笥时一发,戢戢已多如束笋。

可怜无益费精神,有似黄金掷虚牝。

当今圣人求侍从,拔擢杞梓收楛箘。

东马严徐已奋飞,枚皋即召穷且忍。

复闻王师西讨蜀,霜风冽冽摧朝菌。

走章驰檄在得贤,燕雀纷拿要鹰隼。

窃料二途必处一,岂比恒人长蠢蠢。

劝君韬养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准。

晖晖檐日暖且鲜,摵摵井梧疏更殒。

高士例须怜曲糵,丈夫终莫生畦畛。

能来取醉任喧呼,死后贤愚俱泯泯。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