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缅甸的词语解释
缅甸的意思
拼音:miǎn diàn    
基本解释

缅甸,全称是缅甸联邦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南接泰国与寮国。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之一。领土面积676581平方公里,人口5750万(截止2006年),首都内比都。

详细解释


自然地理

缅甸,全称为缅甸联邦,领土有676581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的西部,在青藏高原和马来半岛之间。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接壤,东北与中国为邻,东南与老挝、泰国毗邻,西南濒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海岸线长320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占总面积的50%以上。

全国分七个省和七个邦。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

国旗

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9∶ 5。旗面为红色,左上角有一深蓝色的小长方形,里面绘有白色的图案——14颗五角星环绕着一个14齿的齿轮,齿轮中空,内有一株谷穗。红色象征勇敢和果断,深蓝色象征和平与统一,白色象征纯洁和美德。14颗五角星代表缅甸联邦的14个省、邦,齿轮和谷穗象征工业和农业。

首都

内比都(Nay Pyi Taw,曾用名彬马那 Pyinmana),人口约92万。内比都以前是缅甸中部的一个县级城市,位于仰光以北390公里处,距缅北第二大城市曼德勒约300公里,坐落在缅甸中部锡当河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周围都是丛林山区,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有农业、林业和畜牧业3所大学。2005年11月6日,缅甸政府部门开始分批迁往内比都。2006年3月,缅甸政府将缅甸联邦新的首都命名为“内比都”。

原首都仰光 (Yangon) 于伊洛瓦底江入海分支仰光河左岸,是缅甸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仰光自然风光秀丽,景色迷人。缅甸迁都后,拥有500多万人口的仰光作为直辖市,继续发挥它商业之都的经济中心作用。

人口

5750万(截止2006年1月31日)。缅甸共有135个民族,主要有缅族、克伦族、掸族、克钦族、钦族、克耶族、孟族和若开族等,缅族约占总人口的65%。缅甸语为官方语言,各少数民族均有自已的语言,其中缅、克钦、克伦、掸和孟等族有文字。全国80%以上人口信奉佛教。约8%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

国花国树

国花:东亚兰花

国树:柚木

重要节日

独立节:1月4日(1948年)

建军节:3月27日

泼水节(缅历新年):4月13日[2]

缅甸 - 历史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东坞和贡榜三个封建王朝。英国于1824年至1885年间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37年缅脱离英属印度,直接受英国总督统治。

1942年日军占领缅甸。

1945年全国总起义,缅甸光复。后英国重新控制缅甸。

1947年10月英国被迫公布缅独立法案。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建立缅甸联邦。

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队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

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

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

缅甸于2010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

缅甸 - 政治

宪法

1974年缅甸制订了《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宪法》。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后,宣布废除宪法,并于1992年起召开国民大会制订新宪法。但制宪国民大会从1996年4月起休会,至今未复。缅甸现仍延用1974年宪法中的部分条款。

司法机构

缅甸法院和检察院共分4级。设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下设省邦、县及镇区3级法院和检察院。最高法院为国家最高司法机关,首席法官吴昂都(U Aung Toe)。最高检察院为国家最高检察机关,总检察长吴达吞(U Tha Tun)。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

1997年11月15日成立,系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由19人组成。三军总司令丹瑞大将(SeniorGen.ThanShwe)任主席,三军副总司令兼陆军司令貌埃二级大将(Vice Senior Gen.MaungAye)任副主席, 三军总参谋长杜拉瑞曼上将( Gen.ThuraShweMann) 。

政府

现政府成立于1988年9月21日,几经改组,内阁成员由最初的9人增至目前的42人。

行政区划

全国分七个省和七个邦。省是缅族主要聚居区,邦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地。

国家元首

吴登盛 (Thein Sein),缅甸现任总理,总统,上将。曾任三角区军区司令,2003年8月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2004年10月升任第一秘书长。2007年10月24日起任缅甸政府总理。缅甸联邦议会2011年2月4日选举为总统。2011年3月30日,在联邦议会全体会议上宣誓就任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

政党和团体

1988年9月18日,缅甸军队接管国家政权,宣布废除一党制,实行多党民主制。1990年5月27日举行首次多党制大选,有93个政党参加竞选,后大批政党自行解散或被取缔,现有10个政党。

缅甸 - 经济

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但多年来经济发展缓慢。1987年12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缅军政府上台后,废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实行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鼓励发展私人企业,积极引进外资。

货币

货币名称:缅币(Kyat)。

官方汇率(2003年度):1美元=6.22缅元。

市场汇率(2003年12月):1美元≈850缅元。

资源

矿产资源主要有锡、钨、锌、铝、锑、锰、金、银等,宝石和玉石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石油和天然气在内陆及沿海均有较大蕴藏量。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拥有林地3412万公顷。水力资源丰富,伊洛瓦底江、钦敦江、萨尔温江三大水系纵贯南北,但由于缺少水利设施,尚未得到充分利用。

工业

工业产值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全国有24个工业区,企业51980家,从业人数约174万。主要工业有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小型机械制造、纺织、印染、碾米、木材加工、制糖、造纸、化肥和制药等。2003年度,原油产量771万桶、汽油8432万加仑、柴油11395万加仑。共有陆上输油管道70英里,天然气管道1401英里。发电总量48.6亿度,各种能源发电比例为:天然气65%、水力30%,其他5%。

农林牧渔业

农业为国民经济基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农业劳动力1796万,约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64%。耕种面积为2600万英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芝麻、棉花、豆类、甘蔗、油棕、烟草和黄麻等。2003年度,水稻种植面积1640万英亩,产量2278万吨,出口92万吨,创汇1.1亿美元。豆类种植面积800万英亩,产量270万吨,出口创汇1.83亿美元。棉花种植面积70万英亩,产量15万吨。橡胶种植面积45万英亩,年产橡胶3.5万吨。油料作物种植面积255万公顷,食用油生产能力38万吨/年。

畜牧渔业以私人经营为主。缅甸政府允许外国公司在划定的海域内捕鱼,向外国渔船征收费用。1990年开始同一些外国公司合资开办鱼虾生产和出口加工企业,目前有144家水产品出口公司,水产品出口49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度水产品产量157.9万吨,出口创汇3.17亿美元,为第三大出口创汇行业。

森林覆盖率52.28%,原始森林面积336万英亩。主要林产品有花梨、丁纹、鸡翅木、黑檀、铁木等各类硬杂木和藤条、竹子等。

财政金融

据世界银行统计,截至2002/2003年度,缅甸共欠外债约60亿美元。最大债权国为日本。截至2003年底,外汇储备约3亿美元。

缅甸原仅有五家国有银行,分别为:缅甸中央银行(1948年成立,前身为缅甸联邦银行,1990年改称中央银行)、缅甸农业银行(1953年成立)、缅甸经济银行(1967年成立)、缅甸外贸银行(1967年成立)和缅甸投资与商业银行(1989年成立)。从1992年起,允许私人开办银行和外国银行在缅设立办事处。主要的私人银行有:亚洲经济银行、五月花银行、妙瓦底银行、罗马银行、环球银行和东方银行等。

对外贸易

军政府放宽对外贸限制,允许私人经营外贸业务,并开放了同邻国的边境贸易。主要出口商品有大米、玉米、各种豆类、橡胶、皮革、矿产品、木材、珍珠、宝石和水产品等,主要进口工业原料、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零配件、五金产品和消费品等。

外国投资

1996年至2007年,外国在缅投资总额约74亿美元。主要投资领域为:石油天然气、水产业、矿产业、制造业(成衣制造业)和饭店旅游业。主要投资国为新加坡、英国、泰国。

人民生活

2002/2003年度人均国民收入10.69万缅元。共有医院757所,300床位以上的大医院114个,农村卫生所1404个。医生16570人。

缅甸 - 外交

奉行自主、积极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愿意与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1988年军政府上台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缅实施经济制裁和贸易禁运,终止对缅经济技术援助,禁止对缅进行投资。1997年加入东盟后,与东盟及周边国家关系有较大发展。军政府积极推进民族和解,与西方国家关系稍有缓和。 “5·30”事件后,缅与西方国家关系再度恶化。西方国家加强制裁,欧盟仍阻挠缅加入亚欧会议。截至2002年底,缅甸与89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与中国关系

中缅两国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1950年6月8日两国建交。50年代,两国总理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0年10月,两国政府签定了中缅边界条约,率先圆满解决了历史遗留下来的边界问题。中缅领导人一直保持互访传统,周总理曾9次访缅,吴奈温12次访华。中缅友谊被称颂为“胞波”(兄弟)情谊。2004年7月,钦纽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06年3月,梭温总理访问中国。2010年6月,温家宝总理对缅甸进行正式访问。2010年9月,丹瑞大将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1年5月,吴登盛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缅甸联邦驻广西南宁总领事馆正式开馆。

据官方统计,2010年中缅双边贸易额达44.44亿美元,同比增长53.2%,中国成为缅甸第二大贸易国。2010年中国在缅投资增长迅速,首次跃居第一大外国对缅投资国,投资总额达到123.2亿美元。[2]

同美国的关系

1948年两国建交。缅军队接管政权后,美把驻缅使馆降为代办级,停止对缅提供经援和禁毒援助,撤消给缅的贸易普惠制(GSP),对缅实行武器禁运,阻止国际金融机构向缅提供援助,不向缅高官及其家属发放入境签证。1997年5月,克林顿总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商人对缅进行新的投资。2000年12月,克林顿授予昂山素季“美国总统自由勋章”。2003年7月,布什总统签署强化对缅制裁法案,主要措施有:禁止缅“和发委”成员、巩协官员、国企官员入境;禁止从缅进口商品;冻结军政及上述官员在美资产及缅国有银行存款等。

同东盟国家的关系

缅甸重视发展同东盟各国的睦邻友好关系。2003年,泰国总理塔信(2月)、陆军总司令颂塔·阿达南上将(2月)、诗琳通公主(3月)、越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范文茶(2月)、印尼外长哈桑(4月)先后访问缅甸;缅甸丹瑞大将先后访问越南(3月)、老挝(5月),“和发委”副主席貌埃上将访问泰国(4月)。10月,缅总理钦纽在印尼巴厘岛参加东盟峰会期间,拜会了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国元首。

同南亚国家的关系

2003年,缅甸同南亚国家关系稳步发展。缅甸外长吴温昂先后访问印度(1月)、孟加拉(3月);孟加拉国总理卡莉达·齐亚(3月)、印度副总统辛格(11月)等先后访问缅甸。

同地区和国际组织的关系

2003年缅甸积极主办和参加地区及国际会议。缅甸先后主办:第2届东盟科技部长会议(1月),第四届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3月),大湄公河次区域商务论坛年会(10月),第4次大湄公河次区域商务论坛年会(10月),第9届东盟交通合作部长会议(10月),柬老缅泰经济合作峰会(11月)、第9届东盟环境部长会议(12月)。[3]

缅甸 - 军事

缅军成立于1942年,3月27日为建军节。2002年9月,缅军建制调整为国防军最高司令部、陆军总司令部、三军情报总部、空军司令部和海军司令部。 缅甸实行志愿兵役制,现有总兵力50万,其中陆军46.8万,海军1.7万,空军1.5万。另有6万多人的警察部队。陆军编成12个军区,10个机动师。

全缅设有7个海军基地和9个空军基地。2004年11月,“三军情报总部”改为“军事安全局”。

缅甸 - 文化

新闻出版

报纸均为官办,全国发行的报纸有3种:《缅甸之光》缅文版、《缅甸新光》英文版和1992年9月复刊的《镜报》 。

地方性的报纸有仰光出版的《首都报》、曼德勒出版的《曼德勒报》和《雅德那崩报》3份。此外,全国还有约140种杂志和期刊,较著名的有《妙瓦底》、《秀玛瓦》、《威达意》、《视野》 和《财富》等。

缅甸通讯社为国家通讯社。官办的“缅甸之声”是唯一广播电台,建于1937年。

全国有两个电视台,“缅甸电视台”建于1980年,“妙瓦底电视台”创办于1995年3月27日。缅全国各地共有电视转播站177个,全国各省邦大部份地区都能收看电视节目。

风俗礼仪

缅甸是宗教意识很浓的国家。进入佛塔或寺庙时,任何人都要脱鞋,就是国家元首也不能例外,缅甸人对佛极度虔诚。

过去到缅甸人对牛无限崇拜,敬若神明。对“神牛”不准鞭打、役使,更不可宰杀。“神牛”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会拿出最好的食物奉献给它。在路上或闹市中如遇上“神牛”,行人和车辆都要暂时回避。逢年过节,缅甸人要举行敬牛仪式。

在缅甸,女性地位高,不可歧视女性。认为左手是不洁的。男女不可牵着手走路。不可对寺庙、佛像

、和尚等做出轻率的举动。

缅甸人喜爱鲜明色彩,也喜欢用猫头鹰作图案。他们除了喜欢穿“纱笼”以外,,还爱用金首饰。

缅甸人认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须做两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开在星期二做事;每逢星期五这一天,忌讳乘船渡河。星期天禁忌送物。

民间节日

泼水节----4月中旬,缅历1月底2月初,一般持续4天,第5天为缅历新年首日。

浴榕节----4月下旬,缅历2月月圆日举行。将菩提树(榕树)视为佛的化身。在最炎热干旱季节给榕树淋水,有希望佛教弘扬光大之意。

点灯节----10月,缅历7月月圆日。传说佛祖在雨季时到天庭守戒诵经3个月,到缅历7月月圆日重返人间,凡间张灯彩迎佛祖归来。

敬老节----10月,缅历7月。传说众僧侣在雨季守戒3个月后跪请佛祖训示。后人效法,在此期间举行敬老活动。

献袈裟节----10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缅历7月月圆至8月月圆期间,善男信女要向僧侣敬献袈裟。在8月月圆日点灯迎神,举办各种娱乐活动,此日又称“光明节”。

作家节----12月上旬,缅历9月1日。古时举行拜神活动,从公元1782年起演化成敬拜和奖励“像神一样崇高的”大作家们。1944年缅甸作协正式确定为“作家节”。

服饰文化

缅甸人喜穿传统的民族服装,各个民族有其特色的民族服装,缅甸男女下身都围纱笼,男式的称为“笼基”,女式的称为“特敏”。男女纱笼的穿法不一样,男式的笼基是在腰际结一个花球,女式的是左右裙端扭成带状,互相结住。平时的生活中缅甸人都喜欢肩挎一个很有民族特色的颜色鲜艳的长带包。出席正式场合时的服装都很讲究。男士要穿无领的对襟长袖外衣,内穿衬衣,并且头上戴用一条素色的薄纱或丝巾裹扎好的“岗包”,下穿拖鞋;女士正式场合穿颜色鲜艳的服饰,梳各式高而光亮的发髻,并戴鲜花。

饮食

缅甸人的口味特点是酸、辣、清淡,不油腻,类似中国四川口味,一般餐桌都要求放上辣椒油。爱吃鸡、鸭、鱼、虾、虾酱、鱼酱,喜食咖哩,要求略带甜味,最好拌上番茄,除吃一般蔬菜之外,人们喜欢用水果做莱。如把芒果切成片,拌入黄豆粉、虾米松,虾酱油、洋葱头以及炒过的辣椒籽,吃起来又酸、又咸、又辣、又鲜。

饮食缅甸盛产稻米,人民以大米为主食。早餐常吃“馍亨卡”、椰子面、椰子粥、凉拌面、凉拌米粉及用糯米、椰子、白糖做的各种各样的糕点小吃。缅甸人有喝早茶的习惯。人们在茶馆里喝咖啡、奶茶,吃点心。如面包夹黄油、果酱、乳酪、肉包子、油条及油饼,还喜欢喝鱼片汤、鸭肉粥等。

缅甸人在饮食方面较为节俭。常以鱼虾酱、辣椒、煮豆、酸菜叶汤佐饭。缅甸菜肴讲究油、辣、香、鲜、酸、咸。烹调方法多以炸、烤、炒、凉拌为主。炸烤食物易于保存,凉拌不需加热,又能祛暑。缅甸濒海多河,鱼虾丰富,易捕捞。在缅甸以鱼虾为原料制作的食品尤多。缅甸人喜欢将竹笋腌成酸笋,和其他蔬菜、肉类混炒,味道鲜美。

缅甸 - 教育

政府重视发展教育和扫盲工作,全民识字率92.2%。教育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包括日托幼儿园和学前学校,招收3—5岁儿童;基础教育学制为10年,1—4年级为小学,5—8年级为普通初级中学,9—10年级为高级中学;高等教育学制4—6年不等。著名学府有仰光大学等。

全国共有中、小学校40505所,在校学生为755万,比1988年新增建中、小学校7000多所。目前,缅甸共有大学154所,比1988年增加122所。大学在校生为90多万。

缅甸 - 旅游

风景优美,名胜古迹多。主要景点有世界闻名的仰光大金塔、文化古都曼德勒、万塔之城蒲甘以及额不里海滩等。政府大力发展旅游业,积极吸引外资,建设旅游设施。目前有大小酒店533家,拥有客房15848间。较著名的饭店有:仰光的诗多娜酒店、茵雅湖酒店、商贸酒店,曼德勒的诗多娜饭店,蒲甘的丹岱饭店、蒲甘饭店等。2002-03年度来缅外国游客为33.6万人次,较上年增长4.56%,旅游收入9900万美元,较上年增长10%。

大金塔

是仰光最具代表性的景点,踏高110米,坐落于市内一座小山上,表面涂有72吨的黄金,塔顶由近3000克拉的宝石镶嵌而成。整个建筑群非常雄伟,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夺目而耀眼。传说是保存有佛祖八根头发的商人两兄弟建成,已有2500年的历史。

卡拉威宫

卡拉威宫(KaraweikPalace):是缅甸风格的代表性建筑,设计别具匠心,造型为两只传说中的神鸟妙声鸟.背驮一座宝塔.浮游在皇家大湖上。建筑周围的雕刻及大厅内的装饰.描绘了缅甸主要民族的文化特色和生活场景,金、红两色是整个建筑的主体色彩.象征吉祥、安乐。

仰光中心公园

位于仰光市政厅附近的中心公园,又叫玛哈班都拉广场,是为纪念抗击英殖民者的民族英雄班都拉将军而得名。公园中央的独立纪念碑高42.72米,像一枚刺向苍穹的宝剑,象征着缅甸的自由与独立神圣不可侵犯.也向后人讲述着班都拉将军为争取缅甸独立而牺牲的英雄事迹。公园边的仰光市政厅,是一黄色的缅式风格建筑,外观庄重、装饰精美,游客均会到此拍照留念。

缅甸 - 交通

交通以水运为主,铁路多为窄轨。政府大力修筑公路和铁路,陆路运输有了较大发展。

铁路

总长2900多英里。拥有蒸汽机车43台,柴油机车270台,客车厢701节,货车厢3906节。

水运

内河航道约为9219英里,各种船只537艘。可供远洋货轮停靠的港口主要有仰光港、勃生港和毛淡棉港,其中仰光港是缅甸最大的海港。缅甸仅有“缅甸五星轮船公司”经营远洋运输。

公路

全缅有515条公路,总长138000英里。

空运

主要航空公司有缅甸国际航空公司、仰光航空公司、曼德勒航空公司。全国有大小机场43个,主要机场有仰光机场、曼德勒机场、黑河机场、蒲甘机场、丹兑机场等。仰光机场及曼德勒机场为国际机场。已与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直达航线,主要国际航线有曼谷、北京、新加坡、香港、吉隆坡等。国内航线共17条,大城市和主要旅游景点均已通航。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思绪纷乱,难以集中注意力。
使用场景
在描述一个人思维散乱,无法专心的情况下使用。可以用来形容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工作中思绪飘忽的情况。
故事起源
缅甸是一个位于东南亚的国家,素有“千塔之国”之称。这个成语的起源与缅甸的历史和文化有关。缅甸的建筑风格以塔为主要特色,许多塔楼错落有致,形成了一种纷乱的景象。因此,人们将思绪纷乱的状态比喻为缅甸。
词语结构
主语+动词+缅甸
例句
1. 这个学生上课时总是缅甸,老师都没法教他。2. 他思维散乱,做事总是缅甸,很难集中注意力。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缅甸国的塔楼景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站在缅甸的塔楼中,四周的景象纷繁复杂,思绪也跟着变得纷乱无章。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关于缅甸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上课的时候总是缅甸,老师生气了。2. 初中生:我觉得学习太多了,思绪有点缅甸。3. 高中生:考试前的复习总是缅甸,不能静下心来。4. 大学生:大学生活充满了各种诱惑,有时候思绪也会缅甸。5. 成年人:工作压力大,思绪常常缅甸,需要调整心态。
(0)
诗文中出现“缅甸”的诗词

缺题

缅甸实如瓜,垂金粲秋色。

谁刻紫琼瑶,玲珑投远客。

(0)

至正妓人行

桃花含露伤春老,莲叶欺霜悴秋早。

红飘翠殒谁可方,大都伎人白头媪。

言辞婉媚虽足爱,颜色萎摧宁再好?

姿同蒲柳先凋零,景近桑榆渐枯槁。

我役房山滞客边,客边意气迥非前。

螺杯谩想红楼饮,雁柱徒怀锦瑟弦。

晏岁荒村因解后,芳尊小酌且留连。

阳台楚雨情磨灭,舞袖弓鞋事弃捐。

于今沦落依草木,天寒幽居在空谷。

爷娘底处认坟墓,姊妹何乡寻骨肉。

初谓终身永欢笑,那知末路翻捞摝。

莫惜缥囊紫玉箫,暂吹绛阙瑶台曲。

停觞起立态是痴,敛衽踌躇半饷时。

凝情徘徊倾听久,微茫杳渺度腔迟。

娇痴睍睆莺求友,嫩讶呢喃燕哺儿。

巨壑潜蛟惊起蛰,危巢别鹄苦分离。

分离或变成凄切,凄切愈加音愈咽。

荡子江湖信息稀,疲兵关塞肌肤裂。

似啼似诉复似泣,若慕若怨兼若诀。

孤舟嫠妇旅魂消,异域累臣鬓毛折。

参差角羽杂宫商,微韵纡馀巧抑扬。

坠絮游丝争绕乱,哀蛩怨蚓互低昂。

呦呦瑞鹿剔灵囿,哕哕和鸾集建章。

楚弄数声谐洗簇,氐州一曲换伊凉。

伊凉溜亮益闲暇,埙篪笛笙皆在下。

琚瑀铿锵韵碧霄,机梭淅沥鸣玄夜。

须臾众调多周遍,返席重论盛年话。

一自干戈据扰攘,几多行辈遄沦谢。

记得先朝至正初,奴家才学上头颅。

银环约臂联条脱,彩线采绒缀罛罟。

博局倦馀邀伴赌,秋千蹴罢倩人扶。

纤腰数被邻姬妒,鬓发常烦阿姐梳。

羽林英俊驰轻縠,惯向奴家通夕宿。

凤枕鸾衾肯暂辜,蜂媒蝶使交相属。

冰客反惧胭粉涴,香体匪藉沉檀浴。

退居始替兴圣斑,内使传宣又催促。

宇宙雍熙百姓安,仁覃四裔覆三韩。

畏吾选作必阇赤,钦察恩深答刺罕。

已见拂郎呈崿袅,还闻缅甸贡琅玕。

丹楹陡峻栖蘖鹊,华表玲珑镂角端。

神州形胜真佳丽,郁郁葱葱蟠王气。

五谷丰登免税粮,九重娱乐耽声妓。

广寒宵得侍乞巧,太液晨许陪修禊。

避暑巡游欲届程,沿途宿顿争除地。

随銮供奉拣娉婷,特敕奴家扈跸行。

卤簿晓排仙仗发,抹伦晴鞠绣鞍乘。

营间鼓镯轰雷动,碛外氛埃扫电清。

纨扇试时违大内,花园过去是开平。

宗王贵戚咸来会,崧呼万岁齐齐跪。

绯缨帽妥钵焦圆,黑瓣髻纫卜郎锐。

后先雉扇怯薛执,左右麟符火赤佩。

茜罽缝袍竺国师,霞绡蹙帔天魔队。

齐姜宋女总寻常,惟诧奴家压教坊。

乐府竞歌新北令,构栏慵做旧《西厢》。

煞寅院本编蒙赏,喝采箜篌每擅场。

浑脱囊盛阿剌酒,达拿珠络只徐裳。

胡元运祚俄然歇,远遁龙荒弃城阙。

官里遥冲朔漠尘,哈敦暗哭穹庐月。

坏宫昼静著封锁,虚室苔生罢朝谒。

绝徼阴森部落衰,中原澒洞烽烟热。

填沟塞堑总婵娟,蚁虱微躯幸瓦全。

窈窕蛾眉浑懒画,蹒跚茧足亦羞缠。

祇园披剃思依佛,梵榻跏趺儗学禅。

练衲正宜参般若,赤绳无奈堕痴缘。

兰心慧性非坚固,宛转绸缪媒妁误。

嫁与凡庸里巷儿,流为鄙贱糟糠妇。

文禽失类偶鸡鹜,孔雀迷群随鹘鹭。

手具盘飧奉舅姑,亲操井硙应门户。

物换星移十载强,尊嫜殂没藁砧亡。

屡遭疾疫男捐馆,苦迫饥寒媳去房。

瓦缶泥垆长是伴,瑶簪翠钿已相忘。

忍谈富贵徒增感,怕说酸辛只断肠。

筋骸疲惫龙钟久,里舍么娘嗤老丑。

涂抹伊谁识阿婆,弹搊竞自矜纤手。

偷生又幸逢明代,垂死宁当正丘首。

轗轲颓龄谅弗多,槎牙瘦骨行将朽。

欷歔叹古更嗟今,少日荣华晚陆沉。

亹亹愿毋嫌䀨耳,寥寥罕遇是知音。

织乌荏苒忙过隙,司马汍澜已湿衿。

往运推移端莫挽,穷途汨没最难禁。

妓人听我相宽慰,美貌多为姿质累。

仓惶明镜乐昌分,缥缈层楼绿珠坠。

虽云茕独困贫乏,嬴得娇娆到憔悴。

世上浮名不直钱,杯中醇酎休辞醉。

屏营抆泪起逶迤,载拜殷勤乞赋诗。

土炕蓬窗愁寂夜,挑灯快读解愁颐。

那知皓首逢元稹,弗用黄金铸牧之。

洒翰酬渠增慷慨,风流千载系遐思。

(0)

故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

世臣亦近戚,丹诚素所信。

命之习政事,干材亦日进。

金川往经略,旌旗改观奋。

然其时其势,未宜深入迅。

郎卡既怖詟,特许归降顺。

凯旋赞黄阁,章服三锡晋。

西师两用兵,同心却众论。

坐谋无不协,用蒇大功建。

其后征缅甸,力请往抒荩。

猛拱既收服,官屯近围困。

祇以水土劣,兵役多病顿。

值彼悔罪请,爰撤师旅振。

然因受瘴深,兼悔堕功闷。

遂以永辞世,饰终典空绻。

嗟我社稷臣,所期宁在近。

年少长于余,骑箕惜且恨。

(0)

宫井

再拜先皇帝,下鉴臣妾心。

臣妾一蚁耳,恩煦天日深。

阮刘偾军事,偏地随陆沈。

可怜女贞枝,不宿东还禽。

纫我上命服,整我初赐簪。

蜀魄啼秋霜,未能写以琴。

独立双髻峰,远望梅福岑。

龙子待屠衄,白昼横玄阴。

俯照古井波,万仞秋岚阴。

欲识誓志坚,相彼银床砧。

凛凛义阳妃,殉死良足钦。

危哉百钧石,而责一发任。

册诔与贞谥,九原当涕淫。

萧萧十丈梧,谁种鸳鸯林?

隆武悲短年,缅甸空愁霖。

安得董氏狐,合传千秋忱。

烦冤锢黄土,手指徒锻金。

至今棠梨花,碧血痕犹侵。

遗碑久荒棘,众壑环㟢崟。

乍有冥漠风,开我怀古襟。

(0)

缅刀歌

金精铜液刃雪色,宝刀铸自缅甸国。

赤发野人出塞献,欧冶风胡目未识。

百炼钢化绕指柔,胁血曾渍老蛟虬。

电影一闪沈云裂,国士手中三尺铁。

(0)

明洪熙古剌水歌为马嶰谷

文皇高飞上帝畿,通道八蛮人九夷。

历大古剌小古剌,西南远赴风教齐。

五长官司两宣慰,周夕郎功著驿鞮。

滇王何处北汉大,五千里外增藩篱。

梁州地灵最崛奇,禹贡二川所分釐。

南金沙会岷江出,北金沙引黑水驰。

桑经郦注愧未尽,大荒为待博物稽。

此其大者配九山,更有馀润成土宜。

难河之水清涟漪,诸峒异香怪陆离。

龙脑鸡舌并麝脐,苏合兼车如江麋。

烟煴百和醇且旨,芳馨一直沁心脾。

贡之天子入内府,浴罢一杯便啜醨。

县官元气正旁魄,神膏醍醐过五齐。

洞天三十六宫天浆饫,福地七十二府地泽怡。

以通神明疏渣滓,酿出乾端与坤倪。

浓于崖蜜甜于饴。

犁庭三出威绝域,此水曾偕玉食携。

贮之铜瓶志铢两,岁月进奉均留题。

太素色映黄琉璃,袭以古剌锦襹褷。

守成令辟首仁庙,六服岁见无差池。

摩挲署书考时代,犹识纪元在洪熙。

在昔西南记职贡,昆明有露曰蔷薇。

妙香尚出此水下,妃子千群洒里衣。

遐方异物虽不贵,要亦王会所会归。

圣心诚如玄酒淡,万国争饮醴泉嬉。

土官兼并不可诘,缅甸干厓世羁縻。

我抚此水三太息,考證遥遥拾坠遗。

接境已亡底马撒,近界但闻佛郎机。

谷洛门馀淮汝竭,九庙黄流涸辙悲。

莱阳侍郎坐圜扉,谁投一盎慰朝饥。

引领长陵不下咽,哀吟清泪纷淋漓。

可怜崎岖皭火投,南徼诸公中泥中露歌式微。

折足生还邓都督,曾记包胥九顿仪。

弃馀流落归好事,足补故宫文献资。

三百年来废兴感,拟之渭流涨水脂。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熊琏 李频 韩翃 于右任 徐鹿卿 史达祖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