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桃木俑。旧时迷信谓鬼畏桃木,因削桃木为人形,用以驱鬼辟邪。《论衡·订鬼》引《山海经》:“ 黄帝 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 神荼 、 鬱垒 与虎,悬苇索以御。”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於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於门。”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冥迹》:“ 魏 韦英 卒后,妻 梁氏 嫁 向子集 。嫁日, 英 归至庭,呼曰:‘ 阿梁 ,卿忘我耶!’ 子集 惊,张弓射之,即变为桃人、茅马。”
- 基本含义
- 指心地善良、仁爱无私的人。
- 详细解释
- 桃人是由“桃”和“人”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桃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仁爱和友善的象征,而“人”则表示人类。桃人指的是具有桃树般仁爱无私品质的人。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来赞美和称赞那些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可以用于夸奖朋友、家人或同事,表达对他们仁爱无私的赞赏。
- 故事起源
- 关于桃人的故事并没有具体的起源。这个成语是由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桃树形象和人类的品质相结合而来的。桃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象征意义,被认为是仁爱和友善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桃人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个桃人,总是乐于帮助别人。2. 她的行为举止温和善良,真是一个桃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桃树和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桃树上结满了桃子的形象,而这些桃子代表着善良和仁爱的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仁爱和友善相关的成语,如“桃李满天下”、“桃花运”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是一个桃人,总是帮助我解答数学题。2. 初中生:我妈妈是个桃人,她经常参加慈善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3. 高中生:他是一个桃人,经常在学校组织志愿者活动,关心他人的困境。4. 大学生:我们班上有很多桃人,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区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