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霜晨。有霜的早晨。 唐 魏朴 《和皮日休<悼鹤>》:“霜晓起来无问处,伴僧弹指遶荷塘。” 宋 苏轼 《登州海市》诗:“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清 高愿 《南浦·秋水》词:“白露湿蒹葭,溯中央,忽听乌啼霜晓。”
- 基本含义
- 指天气寒冷,露水凝结成霜,清晨时分的景象。
- 详细解释
- 霜晓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天气寒冷,特指清晨时分的景象,地面上的露水凝结成霜,寒冷的气温使得一切都显得冰冷而清澈。
- 使用场景
- 霜晓这个成语通常用于描绘寒冷的天气状况,可以用来形容冬季的早晨或者寒冷的清晨。
- 故事起源
-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这句诗形容了清晨的露水凝结成霜的景象,后来被引申为形容清晨的寒冷景象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霜晓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霜”是名词,表示露水凝结成的冰晶;“晓”是动词,表示天亮的时候。
- 例句
- 1. 冬天的早晨,霜晓时分,大地上银装素裹,美丽而寒冷。2. 寒冷的霜晓,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成语霜晓。可以想象自己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地面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霜,清晨的阳光映照在上面,整个世界都变得冰冷而清澈。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天气相关的成语,如“冰雪聪明”、“风和日丽”等,来丰富自己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早上霜晓的时候,我看到了一片银白色的世界。2. 初中生:冬天的霜晓让人感到格外寒冷,但也给大自然带来了一种特殊的美丽。3. 高中生:在这个寒冷的霜晓,我感受到了冬天的严寒和清澈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