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谒索常用于形容对某人或某事进行深入调查和了解。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例如对一个新认识的人进行了解、对某个事件的背景进行调查等。谒索强调的是对信息的详细了解,以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 例句
- 1.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我们要谒索对方的背景和信誉。2. 他谒索了很多资料,才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 基本含义
- 指对人的言行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调查。
- 基本解释
(1).求借。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 黄晞 , 闽 人,好读书。客游京师,数十年不归。家贫,謁索以为生。”
(2).探望,访问。《警世通言·三现身包龙图断冤》:“不如赎几件衣裳,买两箇盒子,送去 孙押司 家里,到京謁索他则箇。”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审时度势”、“洞察一切”等,以丰富对于人的考察和了解的表达方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在调查动物的习性时,要谒索各种资料,才能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惯。2. 初中生:在选择朋友时,我们要谒索对方的品德和性格,以确保彼此的相处和谐。3. 高中生:在选择大学专业时,我们要谒索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以做出明智的决策。
- 故事起源
- 谒索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韩延壽传》中。韩延壽是西汉时期的一个官员,他在担任太子舍人的职位时,对太子的言行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和调查,以了解太子的品德和才能。后来,谒索就成为了一个固定的成语,用来形容对人的言行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调查。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谒索拆分为谒和索两个部分进行记忆。谒可以联想为拜访、访问,索可以联想为寻求、查找。通过将这两个词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谒索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谒索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谒作动词,索作宾语。
- 详细解释
- 谒索是由谒和索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谒指拜访、访问,索指寻求、查找。谒索的意思是对人的言行进行详细的考察和调查,以了解其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