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众志成城的场景。在工作、学习、社团等集体活动中,当大家面临共同的挑战或目标时,可以使用通力来表示大家要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去完成任务。
- 例句
- 1. 在团队合作中,大家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大家的通力合作。
- 基本含义
- 通力指的是共同努力、齐心协力。
- 基本解释
◎ 通力 tōnglì
[concerted effort] 一同尽力;全力
通力完成任务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协作相关的成语,如“同舟共济”、“众志成城”等,以丰富对合作精神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通力合作,一起完成作业。2. 初中生:参加篮球比赛,我们要通力合作,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学习压力很大,我们要通力合作,共同进步。4. 大学生:在团队项目中,我们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任务。5. 成年人:工作中,我们要通力合作,共同达到公司的目标。
- 故事起源
- 通力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项羽本纪》。故事中,项羽与刘邦在楚汉战争中相争,项羽率领的楚军实力强大,而刘邦率领的汉军实力相对较弱。在一次战斗中,刘邦的军队被楚军围困,危机四伏。刘邦派出使者向项羽求和,提出要与项羽通力合作,共同对抗外敌。项羽接受了刘邦的请求,两军共同合作,最终战胜了外敌。从此,通力一词成为了形容团结协作的成语。
- 英文翻译
1.concerted effor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通力的含义与团队合作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大家在一个团队中共同努力、齐心协力的情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通力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通力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通”和名词“力”组成。
- 详细解释
(1).佛教谓无所不至的神力。 唐 白居易 《济偈》:“通力不常,应念而变。”
(2).一齐出力。 明 方孝孺 《与友人论井田》:“但使人人有田,田各有公田,通力趋事,相救相恤,不失先王之意则可矣。”《人民日报》1982.3.29:“只有通力协作,才能较快地把邮电建设搞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