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征斾 ”。古代官吏远行所持的旗帜。 唐 陈子昂 《征东至淇门答宋十一参军之问》诗:“西林改微月,征旆空自持。” 唐 张九龄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寮》诗:“使车经 陇 月,征斾绕 河 风。”《随园诗话补遗》卷三引 清 李含章 《重至都门》诗:“每歷旧游疑隔世,暂休征斾当还家。” 清 张际亮 《送云麓督粮粤东》诗:“空山冰雪卧懒出,征斾关河送敢负?”
- 基本含义
- 指军队行进时所用的旗帜和旗杆。
- 详细解释
- 征旆是指军队行进时所用的旗帜和旗杆,也可泛指军旗。征旆在古代战争中有重要的作用,它是指挥军队、传递指令和展示军队威仪的重要标志。
- 使用场景
- 征旆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军队行进的场景,也可用来比喻领导者的威严和权威。
- 故事起源
- 征旆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战争中,军队行进时会悬挂征旆,用来标志军队的身份和指挥军队。因此,征旆成为了指挥军队和展示军队威仪的象征。
- 词语结构
- 征旆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征”是动词,表示行进;“旆”是名词,表示旗帜。
- 例句
- 1. 军队行进时,征旆迎风飘扬。2. 领导者手持征旆,带领团队前进。
- 记忆技巧
- 你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征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军队行进的场景,军队中高高飘扬的征旆,象征着军队的威严和力量。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有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战争中的军旗制度和军队组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画了一幅军队行进的画,画中有很多征旆迎风飘扬。2. 初中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军训活动,校长手持征旆带领我们行进。3. 高中生:领导者手持征旆,带领团队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