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钟室的词语解释
钟室的意思
拼音:zhōng shì    注音:ㄓㄨㄙ ㄕㄧˋ
基本解释

◎ 钟室 zhōngshì
[belfry] 钟楼里挂钟的房间

详细解释

悬钟之室。《史记·淮阴侯列传》:“ 吕后 使武士缚 信 ,斩之 长乐 钟室。” 张守节 正义:“ 长乐宫 县钟之室。” 唐 刘禹锡 《韩信庙》诗:“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嘆良弓。” 清 钱谦益 《题淮阴侯庙》诗:“落日 井陘 旗尚赤,春风钟室草尝朱。”

基本含义
指公正无私、廉洁奉公的法官或官员。
使用场景
钟室一词常用于赞扬法官或官员的廉洁奉公,以及形容一个人公正无私的品质。可以用于法律和政治领域的讨论中,也可以用于赞美他人的正直和公正。
故事起源
钟室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宣帝纪》中,原文是“廉直如钟室”。这个成语的起源并没有具体的故事,但它的意义和象征都与古代法官室内的大钟有关。
词语结构
钟室是一个名词性词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是一位钟室之臣,一直以来都以公正无私的态度处理案件。2. 这位法官廉洁奉公,堪称是钟室之才。
记忆技巧
可以将“钟室”与公正和廉洁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法官室内挂着一口大钟,象征着他们的公正与廉洁。同时,可以与法律和政治领域的讨论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法律和政治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治理论,了解更多关于公正和廉洁的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班级的钟室,他总是公正地评判我们的作业。2. 初中生:我们的校长是一个钟室,他对学生们非常严格,但也非常公正。3. 高中生:在社会上,我们需要更多的钟室来维护公正和法制。4. 大学生: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我希望将来成为一名钟室,为社会做出贡献。
(0)
诗文中出现“钟室”的诗词

读《史记》四十首·其十五相君背

武涉已去,蒯通乃前,相君之背,贵不可言。

君不见,种蠡张陈事可哀,时乎时乎不再来。

勇略震主身必危,足下持此将安归。

策士逞雄辨,那论汉与楚。

谁识王孙不背恩,蒯通竟以佯狂去。

高鸟尽,良弓藏,猛士何劳守四方。

钟室奇冤亦天意,此时悔不用通计。

(0)

钟室行题淮阴侯传后

黄河倒流日东转,地坼天摧钟室晚。

志士千秋空扼腕,谁为淮阴明不反。

忆提利剑追重瞳,邂逅关前隆准公。

登坛片语定刘项,岂须垓下知雌雄。

井陉战血飞长虹,齐城七十如飘风。

当时楚汉在掌握,磊落千言辞蒯通。

固陵长驱三十万,手挈神器归真龙。

泰山为砺河为带,欲齐伊吕称元功。

宁知隆准猜忌主,畏信雄图如畏羽。

旌旗夜入定陶壁,警跸朝行云梦渚。

朝行云梦夕出迎,天日可照微臣情。

纵虎诚难缚虎易,青冥咫尺飞雷霆。

列侯朝请亦奚忌,隐若大泽居长鲸。

陈豨相过理则有,舍人上变谁当明。

遂令身首异都市,九族并命咸阳城。

嗟嗟吕姥岂办此,固知汉主行叮咛。

即豨不反信亦族,欲加以罪宁无名。

呜呼季也实凉德,万古愁云吊钟室。

史臣徒赞宽大辞,百代枭雄定谁匹。

君不见三雄死,三吕立。

厕中爱姬人作彘,掌上佳儿血盈席。

天道好还如一日,长信宫深辟阳入。

愧杀长陵一抔土,冢中强魄无颜色。

君不见亚父当年赐骸骨,虞姬效死阴陵侧。

壮士至今犹悼惜,千秋为季宁为籍,嗟乎千秋为季宁为籍。

(0)

读淮阴侯列传

长乐仓皇壮士死,天下心悲汉皇喜。

汉皇何喜民何悲,欢歌乃在深宫里。

吕公息女老堇毒,灭火祸胎真祸水。

内蛇气焰凶灼天,龙鼎彭亨思染指。

庭中健者韩将军,与哙等伍心尚耻。

生存肯作吕氏臣,俯窥产禄狐豚耳。

钟室幸为儿女诈,梁王菹醢东都市。

良弓走狗去几尽,炎祚倾危竟何恃。

发蒙振落真易与,天下大势可知矣。

长陵魂魄如有知,当时何为斩壮士。

(0)

韩侯岭

漂母哀其生,吕后快真死。

咄咄韩王孙,命系两女子。

死生事则殊,同是真知己。

项王一妇人,却不识国士。

堂堂萧酂侯,荐贤意良美。

何哉钟室死,一言不为理。

惟闻绐入时,祸因丞相起。

郦寄卖友人,得毋君倡始。

(0)

韩信庙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

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0)

漂母辞

诸母漂泗滨,一母眼中识穷人。

盘有馀馂及汝王孙,竟我漂食踰兼旬。

王孙封王,报母以千金。丈夫养贤,不如漂仁。

又岂知钟室妒妇杀功臣,过客酹墓千千春。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