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不毛 bùmáo
[barren] [指土地或地区] 不宜种植物的;贫瘠的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诸葛亮《出师表》
在与他们小屋邻接的一圈不毛之地上,所获收成十分可怜
- 反义词
富庶、肥沃
- 英文翻译
1.aridity; infertility; sterility
- 详细解释
(1).未加种植。《周礼·地官·载师》:“凡宅不毛者有里布,凡田不耕者出屋粟。”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宅不毛者,谓不树桑麻也。”
(2).不生植物。指荒瘠。《公羊传·宣公十二年》:“君如矜此丧人,锡之不毛之地,使帅一二耋老而绥焉,请唯君王之命。” 何休 注:“尧埆不生五穀曰不毛。”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故五月渡 瀘 ,深入不毛。” 宋 王安石 《收盐》诗:“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秦牧 《土地》:“沙漠开始出现了绿洲,不毛之地长出了庄稼。”
(3).毛色不纯。《公羊传·文公十三年》:“ 鲁 祭 周公 ,何以为牲? 周公 用白牡, 鲁公 用騂犅,群公不毛。” 何休 注:“不毛,不纯色。”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事对》:“ 周 天子用騂犅,群公不毛。 周公 ,诸公也,何以得用纯牲?”
- 基本含义
- 形容土地贫瘠,无法种植庄稼;比喻事物没有成效,无法取得预期的结果。
- 使用场景
- 不毛一词常用于批评、讽刺、自嘲等语境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个项目、计划或努力没有取得任何进展或成果。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能力不足,无法完成某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
- 故事起源
- 不毛一词最早出自庄子的《逍遥游》一篇。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他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庄子在文章中用不毛来形容自己的思想境界,表示自己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和无拘无束。
- 词语结构
- 不毛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不”和名词“毛”组成。其中,“不”表示否定,“毛”表示植物的细毛,引申为植物的生长能力。
- 例句
- 1. 这块土地太不毛了,连一棵草都长不出来。2. 他的努力完全是白费,一切都是不毛之功。3. 这个项目已经进行了一年,但目前还是不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不毛”与“不茂”进行联想,两者发音相似,意思也相近。不茂表示植物生长茂盛,而不毛表示植物生长不良。通过这种联想,可以更容易记住不毛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不毛相近的成语,如“一无所获”、“空费心力”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事物没有收获或结果不如预期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块土地太不毛了,连蚂蚁都没有。2. 初中生:他的学习态度太不毛了,什么都不愿意做。3. 高中生:这个项目经过了多次尝试,但最终还是不毛。4. 大学生:他的创业计划没有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结果是不毛之地。以上是关于成语“不毛”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