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时间、空间、数量或程度的估计或推测。
- 例句
- 1. 我大约在下午三点左右到达。2. 这件事大约需要一个星期来完成。
- 反义词
精确、准确
- 基本含义
- 大致、大概的意思。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副)用于对数量的推测;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句子里有数字)。大约有一百斤。(作状语)
(2) (副)用于对情况的推测;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大约不是这个人。
[构成]
偏正式:大(约
[同义]
大致、大体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估计、推测相关的成语,如“估计”、“推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大约有50个玩具。2. 初中生:根据天气预报,明天的气温大约在20摄氏度左右。3. 高中生:根据统计数据,大约有90%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大约”。
- 故事起源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焚书坑儒,大臣李斯力劝秦始皇停止焚书坑儒的行为,他说:“天下之人,不敢专以书为学者,大约尽以兵刃为学耳。”意思是说天下的人并不敢专门以书本为学习的工具,大概都是以兵器为学习的工具。这句话后来演变成成语“大约”。
- 英文翻译
1.(约略) approximately; about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大约”与“大概”类似的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约
- 详细解释
◎ 大约 dàyuē
(1) [about]∶在数、量或时间上接近精确地;近似
大约四英尺厚的雪
(2) [probably]∶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
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1).大致,大体。 汉 贾谊 《新书·匈奴》:“若夫大变之应,大约以权决塞,因宜而行,不可豫形。”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九:“吾少钟丧乱,马上取功名,不暇留心经籍。在藩邸时,见判官论説经义,虽不深达其旨,大约令人开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攻守心法》凡二册,若干卷,大约以 戚南塘 《纪効新书》为主,附以诸家之説,参以心得。”
(2).表示估计的数目不十分精确。 宋 叶适 《安集两淮申省状》:“今所团结,即其保聚不流徙者,虽不能尽在其中,大约已十餘万家矣。”《儒林外史》第三六回:“我自从出来坐舘,每年大约有三十两银子。”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三章:“敌机大约倾泄下五六十个炸弹才哼哼着满意地飞走了。”
(3).表示有很大的可能性。《儿女英雄传》第二回:“这门亲不好作,大约太太也未心愿意。” 巴金 《家》二十:“照这样看来,情形还不太严重,大约守城的兵士放枪来吓人罢了!”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一章二:“他们有的背着七九步枪,有的抗着红缨枪,大约是到什么地方去参加演习的。”
- 近义词
约莫、大抵、大略、大概、大致、约略、大意、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