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行为不端、品行败坏的人。可以用于文学作品、社交场合、口语交流等场景中。
- 例句
- 1. 他虽然长得英俊,但是内心却是个水藻。2. 这个公司的老板是个水藻,他经常欺骗员工和客户。
- 基本含义
- 指人物品行低劣,道德败坏。
- 基本解释
(1).水生藻类植物名。又名马藻。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水藻》:“水藻,叶长二三寸,两两对生,即马藻也。”
(2).泛指水生藻类植物。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当中一只透明的玻璃缸,几条金鱼在水藻里悠然游漾。”参阅 清 吴其濬 《植物名实图考·水草·藻》。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与道德品行相关的成语,如“败类”、“败坏风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水藻,经常欺负我们。2. 初中生:这个学校里有些同学是水藻,经常偷别人的东西。3. 高中生:那个学生的品行很差,被老师称为水藻。4. 大学生:他的行为很不端正,真是个水藻。5. 成年人:这个政府官员是个水藻,贪污腐败。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楚庄王时期,有一个叫隐者的人,他擅长画画,但是他的品行却非常差劲,经常偷盗他人的财物。有一天,隐者去偷了一个人家的东西,被人发现后,他就逃到了水边,用水藻遮掩自己的身体。然而,他的身上的水藻并没有成功隐藏他的罪行,反而暴露了他的犯罪行为。从此以后,人们用“水藻”来形容那些品行低劣、道德败坏的人。
- 英文翻译
1.algae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的品行低劣,就像水中的藻一样,沉浸在黑暗中,不起眼却又难以忽视。
- 词语结构
- 主体部分为“水藻”,没有其他修饰成分。
- 详细解释
- 水藻是由“水”和“藻”两个字组成,其中“水”指的是水中的植物,而“藻”指的是水草。水藻在水中生长,常常会被其他水生植物覆盖,显得不起眼。因此,成语“水藻”用来形容人的品行低劣,道德败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