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们的行为或品德之间的极大对立,强调恶劣行为与高尚品德之间的不可比拟。
- 例句
- 1. 他的行为耻与哙伍,让人无法接受。2. 这个人的品德耻与哙伍,堪称完美。
- 基本含义
- 指恶劣行为与高尚品德完全不同,彼此相差极远。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更多关于中国文化中的成语,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行为耻与哙伍,我不想和他做朋友。2. 初中生:这个人的品德耻与哙伍,我们应该向他学习。3. 高中生:他的行为与高尚品德耻与哙伍,真是令人震惊。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下》:“臣闻耻与哙伍,无以相称。”这句话意味着耻辱与高尚品德之间的差距无法相提并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一边做着耻辱的事情,一边高举着高尚的品德,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 词语结构
- 耻与哙伍是由两个相对矛盾的词语组成的成语。
- 词语解释
- chǐ yú kuài wǔ ㄔㄧˇ ㄧㄩˊ ㄎㄨㄞˋ ㄨˇ
耻与哙伍(恥與噲伍)
汉 初, 韩信 由 楚王 降封为 淮阴侯 ,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 樊哙 , 樊哙 跪拜送迎。出来后, 韩信 笑着说:“生乃与 噲 等为伍。”见《史记·淮阴侯列传》。后以“耻与噲伍”指不愿与粗鄙庸碌之人为伍。 元 耶律楚材 《用前韵感事》之一:“生平耻与 噲 伍行,杜门养拙安天常。”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