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民瘼的词语解释
民瘼的意思
拼音:mín mò    注音:ㄇㄧㄣˊ ㄇㄛˋ
使用场景
民瘼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社会中生活困苦的人们,或者用来描述某个地区或社会群体的整体困境。它可以用于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讨论或描述。
例句
1. 这个地区的人民一直生活在民瘼之中。2. 政府要努力改善民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基本含义
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基本解释

[释义]
(名)〈书〉人民的疾苦。
[构成]
偏正式:民(瘼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社会福利、贫困问题的知识,了解如何改善社会中贫困人群的生活条件。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希望没有人生活在民瘼之中。2. 初中生: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改善民瘼,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3. 高中生:民瘼是社会发展的障碍,我们要为改善社会福利贡献自己的力量。
故事起源
民瘼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故事讲述了公元前572年,鲁国遭受战乱,民众生活艰难。当时,鲁国的大夫公孙丑对鲁国的国君襄公说:“民瘼不可以不救。”意思是说民众的困苦不可不救助。这句话成为了后来民瘼这个成语的来源。
英文翻译

1.[书] (人民的疾苦) the weal and woe of the people; sufferings of the peopl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瘦弱的民众被疾病所折磨,生活困苦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体部分是“民瘼”,其中“民”是修饰词,表示人民,百姓的意思;“瘼”是名词,表示疾病、痛苦的意思。整个成语的结构简洁明了。
详细解释

民众的疾苦。语本《诗·大雅·皇矣》:“监观四方,求民之莫。” 马瑞辰 通释:“《汉书》、《潜夫论》及《文选》注,并引作‘求民之瘼’。”《后汉书·循吏传序》:“广求民瘼,观纳风謡。” 唐 孙樵 《武皇遗剑录》:“民瘼其瘳,国用有加。” 宋 李纲 《与秦相公书》之十二:“入境之初,询问民瘼。耆老皆云,累年以来,既盗贼之所蹂践,又科需之所搔扰。” 明 方孝孺 《书学斋佔毕后》:“此非躬歷其事,而深究民瘼者,不能述斯言也。” 清 龚自珍 《水调歌头·竹屿病起赋一词送别》词:“帝念东南民瘼,一髮牵之头动,亲问六州鹺。”

(0)
诗文中出现“民瘼”的诗词

文士二首·其二

文士经纶学,时来志或酬。

玉堂清不夜,金鉴照千秋。

白发忧民瘼,丹心为国谋。

所期功业盛,富贵一浮沤。

(0)

瑞雪歌

圣皇御统天眷隆,四方万国皆来同。

祖宗敷佑灵贶锡,雨旸顺序民物丰。

维时严冬气凛冽,同云布空阴霭结。

天教三白应奇祥,一夕都城飘瑞雪。

沈沈万籁寂无声,片片银河剪水成。

凝华迥接琼楼近,积素恍与瑶阶平。

乾坤万里纤尘息,四望冰壶同一色。

沙鸥群泛黯藏辉,林鹤孤飞杳无迹。

由来瑞雪兆丰年,况此呈祥当腊前。

圣心夙夜念民瘼,自有精神格昊天。

微臣浅薄遭明主,调燮无功愧何补。

幸兹六出应期至,拜舞龙墀欣快睹。

圣情谦抑恒戒盈,仰承天意惟兢兢。

作诗惓惓饬臣下,赐以华宴当彤庭。

群臣感恩咸稽首,际遇明时古无有。

赓歌愿效有虞风,上祝齐天万岁寿。

(0)

宋颂

九区混茫,皇天锡皇。羲教农化,勋纪华彰。

继华于禹,承禹于汤。比于文武,逮其成康。

圣道攸传,富寿无疆。隋之弃仁,天命不常。

歼厥侈毒,祚归巨唐。唐孙复昏,荡于四方。

民瘼其咨,逾于怀襄。草创中间,崩析滋章。

割山裂川,国为披猖。氓不堪命,神恫其殃。

俾宋有图,横弛竖张。日月五辰,齐其启光。

实维太祖,肇基建邦。有若有苗,逆命弗祥。

爰整其师,赫怒斯扬。荆舒既贡,南海趋跄。

庸蜀微卢,虽险无当。

惟尔曰夏,毒靡有流,民始克昌。

屡饥而馔,久渴而浆。冰极授衣,暑烦降凉。

洎我圣君,传叶振芳。圣神仁明,浩浩汪汪。

吴人来王,并汾慑降。服不以戎,鼓罔其镗。

风雨攸暨,如禽集翔。淳复天人,礼修夏商。

前正后直,左贤右良。忠正并驱,回邪局藏。

鳏恤寡矜,寇屏宄亡。药蒸石黎,法衡度量。

乃宅孝悌,乃谨序庠。衣帛食肉,罔有攸伤。

关讥匪艰,什一靡庞。虽有罟网,不罹污潢。

虽有山林,不乱斧斨。虽有权衡,民不以强。

虽有郛郭,民不以防。宗庙既清,郊社甚庄。

品物争瑞,史载交相。未诰俗化,将时合苍。

盈耳四海,但闻洋洋。其雍其熙,无施无为。

乾坤法之,治于垂衣。蒙彼蚩蚩,不觉不知。

天下一致,夫何虑思。清之净之,平之泰之。

倏变于道,殊途同归。伟焉厥图,本蕃益枝。

百世之后,实流其奇。史官既良,康哉具书。

古有吉甫,为宣王诗。是故臣湘,作夫颂辞。

圣德形容,神明告兹。狂斐恐慑,少颂史遗。

(0)

读王荆公鄞县经游记有感

荆公宰吾鄞,学校振士风。

石台足师表,楼王皆儒宗。

留心及水利,经游详记中。

旱涝切民瘼,往返劳行踪。

当时青苗法,实惠遍村农。

一旦秉钧轴,方期恢前功。

任使非其人,海内滋怨恫。

近世行社仓,藉口师徽公。

良法鲜美意,流弊又安穷。

社仓与青苗,得失将毋同。

(0)

出猎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

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

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沈弓。

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

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

(0)

送首德仁起复赴京

首君自是人中杰,襟宇澄清湛秋月。

妙龄肄业湘黉中,入室升堂迈同列。

后来识我罗江边,论交耿耿金石坚。

一篝照雨夜连榻,百壶载酒朝同船。

鹗书忽向云间落,鹏运三千莫能遏。

扶摇直上九重天,受职姑苏问民瘼

下车才拟施砭剂,椿萱万里哀音至。

满城桃李无心栽,衰绖归来守亲制。

寝苫枕块甘毁瘠,要竭衷情酬罔极。

流光苦恨不少迟,倏尔星霜又三易。

悽悽忍把祥琴调,起治行李趋天朝。

西风江柳正萧索,远来别我恩波桥。

吁嗟此别休洒泪,忠孝由来无二致。

诚能移孝忠于君,若是尤为孝之备。

况今正际清明日,四海车书混同一。

鸾凤不出衔瑞图,翠竹猗猗为谁实。

酌君桑落赠君诗,送君高步黄金墀。

明年二月春风时,我亦飞棹来京师。

与君重约凤凰池,青云浩荡长相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