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亦作“ 直劈 ”。谓固执,不随和。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离骚》:“ 鲧 是太直辟,不顾性命,终竟在 羽山 下遭受了惨杀之祸。” 沙汀 《困兽记》五:“老太婆的直劈,使得他反感了;但他又不便生气。”
- 基本含义
- 直截了当、直接明了
- 详细解释
- 指言辞直接,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
- 使用场景
- 用于形容说话或行动直截了当,不含糊,没有二话。
- 故事起源
- 《韩非子·内储说左上》记载了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韩国有个叫左上的人,他非常直率,说话做事都非常直接明了。有一次,左上去拜访韩国的国君,国君问他:“你有什么事情要对我说?”左上回答:“我没有什么事情要对您说。”这种直接的回答使得国君非常高兴,因为他觉得左上是个直率、坦诚的人。从此以后,人们就用“直辟”来形容直率、直接明了的人或事。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例句
- 1. 他的话直辟,让人一听就明白了。2. 她的行动直辟,没有任何拖延。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直辟”这个词的发音,将“直”联想为直接的意思,将“辟”联想为明了的意思。可以想象一个人直截了当地走过一条明亮的直线,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直言不讳”、“直截了当”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我为什么迟到,我直辟地回答:“我睡过头了。”2. 初中生:他的演讲直辟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让人印象深刻。3. 高中生:老师的教学方法直辟,让我们更容易理解知识。4. 大学生:这本书的作者用了很多直辟的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