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于夸奖一个人聪明敏捷、反应灵敏的能力。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表现出色,能够迅速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 例句
- 1. 他的反应速度真是柳耳,什么事情都能迅速理解和应对。2. 她的观察力很敏锐,对细节的把握就像是柳耳一样。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耳朵垂得很长,比喻人聪明敏捷、反应灵敏。
- 基本解释
生于柳树上的木耳。 唐 韩愈 《独钓》诗之二:“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木耳》:“柳耳,主治补胃理气。”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聪明敏捷、反应灵敏的成语,如“目光如炬”、“聪明过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反应速度真是柳耳,什么问题都能迅速回答。2. 初中生:老师提问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举手,真是柳耳啊!3. 高中生:他的观察力很敏锐,就像是柳耳一样,总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4. 大学生:他的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真是一个柳耳的人才。
- 故事起源
- 柳耳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据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耳朵长得特别长,就像柳树的枝条一样。因为他聪明敏捷、反应灵敏,所以人们就用“柳耳”来形容他。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柳耳”与“聪明敏捷”、“反应灵敏”等词语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的耳朵像柳树的枝条一样垂得很长,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柳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柳树”和“耳朵”两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柳耳是由“柳树”和“耳朵”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形容人的耳朵垂得很长,比喻人聪明敏捷、反应灵敏。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反应速度快,观察力敏锐,思维敏捷,能够迅速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