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柳耳的词语解释
柳耳的意思
拼音:liǔ ěr    注音:ㄌㄧㄨˇ ㄦˇ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夸奖一个人聪明敏捷、反应灵敏的能力。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表现出色,能够迅速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例句
1. 他的反应速度真是柳耳,什么事情都能迅速理解和应对。2. 她的观察力很敏锐,对细节的把握就像是柳耳一样。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耳朵垂得很长,比喻人聪明敏捷、反应灵敏。
基本解释

生于柳树上的木耳。 唐 韩愈 《独钓》诗之二:“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菜三·木耳》:“柳耳,主治补胃理气。”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聪明敏捷、反应灵敏的成语,如“目光如炬”、“聪明过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反应速度真是柳耳,什么问题都能迅速回答。2. 初中生:老师提问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举手,真是柳耳啊!3. 高中生:他的观察力很敏锐,就像是柳耳一样,总能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4. 大学生:他的思维敏捷,反应灵敏,真是一个柳耳的人才。
故事起源
柳耳这个成语的来源是出自《后汉书·杨震传》。据传,杨震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学者,他的耳朵长得特别长,就像柳树的枝条一样。因为他聪明敏捷、反应灵敏,所以人们就用“柳耳”来形容他。后来,这个成语就被广泛使用。
记忆技巧
可以将“柳耳”与“聪明敏捷”、“反应灵敏”等词语联系起来。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的耳朵像柳树的枝条一样垂得很长,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柳耳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柳树”和“耳朵”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柳耳是由“柳树”和“耳朵”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形容人的耳朵垂得很长,比喻人聪明敏捷、反应灵敏。这个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的反应速度快,观察力敏锐,思维敏捷,能够迅速理解和应对各种情况。
(0)
诗文中出现“柳耳”的诗词

泊雷港有作·其四

晚泊豁吟怀,行行步渚沙。

雨添新柳耳,水减嫩蒲芽。

乌鬼来渔艇,青蚨付酒家。

微风吹短褐,倚杖数归鸦。

(0)

独钓四首·其二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

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

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

(0)

过细柳营

柳弱阵则坚,军容见诸此。

转令弱者坚,将略因可视。

孙武鼓妇人,水火咸可使。

淮阴将多多,还能驱背水。

治军亦何常,一风拂柳耳

俄作步伐观,所向必齐止。

俄作临敌思,所前必披靡。

令寂闻行声,进退随麾指。

宛彼大块吹,枯荣肃以起。

云雷动其驰,一气奔远迩。

所重心力同,不但军礼始。

军礼传于今,谁非介胄拟。

权贵慑其心,何必誇天子。

风鹤预闻声,全壁安足恃。

卓哉坚卧人,当年别有以。

试观棘灞中,纷纷儿戏是。

(0)

独钓四首

侯家林馆胜,偶入得垂竿。
曲树行藤角,平池散芡盘。
羽沈知食驶,缗细觉牵难。
聊取夸儿女,榆条系从鞍。
一径向池斜,池塘野草花。
雨多添柳耳,水长减蒲芽。
坐厌亲刑柄,偷来傍钓车。
太平公事少,吏隐讵相赊。
独往南塘上,秋晨景气醒。
露排四岸草,风约半池萍。
鸟下见人寂,鱼来闻饵馨。
所嗟无可召,不得倒吾瓶。
秋半百物变,溪鱼去不来。
风能坼芡觜,露亦染梨腮。
远岫重叠出,寒花散乱开。
所期终莫至,日暮与谁回。

(0)

泊雷港

晚泊豁吟绪,行行步渚沙。
雨添新柳耳,水减嫩蒲芽。
乌鬼来渔艇,青蚨付酒家。
微风吹短褐,倚杖数归鸦。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