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至知的词语解释
至知的意思
拼音:zhì zhī    注音:ㄓㄧˋ ㄓㄧ
基本解释

最高的智慧;最有智慧的人。知,通“ 智 ”。《庄子·庚桑楚》:“至义不物,至知不谋。” 成玄英 疏:“率性而照,非谋謨而智,斯至智也。”《庄子·外物》:“夫流遁之志,决絶之行,噫,其非至知厚德之任与!”

基本含义
指深奥高明的学问或知识。
详细解释
至知是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至指的是最高的、最深奥的意思,知指的是知识、学问。至知表示的是非常高深的学问或知识,超越一般人的理解范围,具有深奥和高明的特点。
使用场景
至知通常用来形容那些非常深奥、高深的学问或知识。可以用来形容某个人的学识非常渊博,或者某个领域的知识非常专业。也可以用来形容某本书或某个理论非常深刻。
故事起源
至知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年》的记载中。故事中,齐国的宣公问孔子关于政治和治国之道的问题,孔子回答说:“至知无不言也。”意思是说,对于至高无上的学问和知识,没有什么不能讲的。后来,人们就用“至知”来形容非常深奥和高明的学问或知识。
词语结构
至知是一个由两个单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例句
1. 他的学识非常渊博,可以称之为至知。2.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深刻,是至知之作。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至知这个成语与渊博的学问和高深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知识的巅峰上,俯瞰着整个世界,表示他具备至高无上的学问和知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中国古代的学问和知识体系,如儒家学说、道家思想等。还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至圣、至尊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知识真是至知,每次上课都能学到很多东西。2. 初中生: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深刻,是至知之作,我读了很多遍都有新的收获。3. 高中生:他的学识渊博,被大家称为至知,每次听他讲课都能学到很多新知识。4. 大学生:在这个领域里,他是至知,他的研究成果对该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0)
诗文中出现“至知”的诗词

春社与田父饮酒古榕树下

至知春社,鱼浮识海风。

数间茅屋里,半亩绿荫中。

酌酒敦时序,为农问老翁。

不知今夜雨,迟否及田功。

(0)

去年过铅山一见季承自后邈不相闻秋试度必入城因成父行寄之以诗

去岁飘然反自闽,访君曾为驻征轮。

尺书不至知殊县,五字可追如隔晨。

秦论旧闻追乃祖,汉庭那得弃平津。

行当过我一饭去,要话别来长苦辛。

(0)

次韵答旭庄

大患吾侪正有身,异于禽兽始为人。

忧来老我难归隐,书至知君又食新。

未死发肤终自惜,平生肺腑几相亲?

乱棋满局须看竟,万一残年作幸民。

(0)

寄吕惠卿吉甫兼简林伯通

踆踆门外马,客至知谓谁。

昔面尚未逢,那论心相知。

揖客拜上堂,谢客辱弗遗。

寒暑相问酬,唯诺坐无为。

静默近尤远,多言足瑕玼。

勉从客所论,还顾所学非。

念此废无益,对书坐长嘻。

独思同怀子,念远莫见之。

岂无寄我书,岁晚若苦迟。

闻颇困王事,岂无闲暇时。

况有同僚贤,相期在书诗。

人生天地间,常恐食所縻。

去就两莫谋,会合宁有期。

余病不自乐,旧学益以隳。

近者非所同,远者劳梦思。

江水日夕东,道途宛而夷。

寄书当在勤,无谓往还稀。

(0)

句·其一

汪芒后至知何用,败骨空专一素车。

(0)

去年过铅山一见季承自后邈不相闻秋试度必入

去岁飘然反自闽,访君曾为驻征轮。
尺书不至知殊县,五字可追如隔晨。
秦论旧闻追乃祖,汉庭那得弃平津。
行当过我一饭去,要话别来长苦辛。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