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可以穿系的孔。《墨子·杂守》:“诸木大者,皆以为关鼻,乃积聚之。” 岑仲勉 注:“ 粤 俗常谓孔曰‘鼻’(如针眼曰‘针鼻’),又普通木材为转运利便起见,常於材端凿一孔以便穿绳繫缚,关鼻或即指此。 毕 云:‘言为之纽,令事急可曳’,其意亦相近。”
- 基本含义
- 指堵住鼻子,不让呼吸。
- 详细解释
- 关鼻成语源自《庄子·齐物论》:“鼻非至也,亦非非也,鼻何足以为非至乎?”意为不论是鼻子还是其他事物,都不足以成为非常至极的标准。后来,关鼻的含义逐渐演变为堵住鼻子,不让呼吸。
- 使用场景
- 关鼻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或手段使人窒息、透不过气来,也可用于比喻某种限制或压制。比如,当一个人被某种力量或制度所束缚,无法自由发展,可以说他被关鼻了。
- 故事起源
- 关鼻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则寓言故事。相传,有一只猴子在树上玩耍,突然被人用绳子套住了脖子,猴子感到窒息,无法呼吸。于是,猴子用手抓住绳子,试图解开,但越用力,绳子越紧。最终,猴子因为无法呼吸而死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有时候过度的束缚和限制会让人无法自由发展。
- 词语结构
- 关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关”和名词“鼻”组成。
- 例句
- 1. 这个制度把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关鼻了。2. 在这个封闭的环境里,我感到自己被关鼻了,无法自由呼吸。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关鼻”与被束缚、限制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关联。可以想象一只猴子被绳子套住脖子,无法呼吸,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关鼻相关的成语,如“束缚自己”、“透不过气来”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跑得太快了,喘得我都关鼻了。2. 初中生:学校的规定太多了,我们感觉被关鼻了,没有自由。3. 高中生:这个社会的竞争压力很大,很容易被关鼻,无法自由发展。4. 大学生:在这个职场上,如果不学会适应,很容易被关鼻,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