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充当调解人、协调人、沟通人的角色。可以用于描述人际关系、商务谈判、政治外交等场景。
- 例句
- 1. 他在公司里充当了沟通上下级的角色,真是当梁之才。2. 她作为调解员,一直在当梁,帮助解决了很多纠纷。
- 基本含义
- 指充当桥梁或中间人的角色,起到沟通、联系两者之间的作用。
- 基本解释
(1).古代风俗,认为子、午、卯、酉年婚娶不利翁姑,遂为禁忌。梁以负栋,婚姻切忌背负,故称禁忌之年为当梁年,简称“当梁”。 晋 张华 《感婚赋》:“彼婚姻之俗忌,恶当梁之在斯。” 晋 张华 《感婚诗》:“婚姻及良时,嫁娶避当梁。”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花烛》:“又除俗禁,子午卯酉年谓之当梁,嫁娶者云妇姑不相见。”
(2).酒名。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法酒》:“作当梁酒法:当梁下置瓮,故曰当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架桥铺路”、“承上启下”等,加深对于沟通、联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是我们学习和家长之间的当梁,帮助我们沟通。2. 初中生:班长在班级里当梁,帮助老师和同学之间解决问题。3. 高中生:学生会主席在学校里当梁,协调学生和学校之间的关系。4. 大学生:留学生会成员在学校和留学生之间当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的问题。
- 故事起源
- 据《左传》记载,昭公二十四年,晋国发生了一起内乱,公子重耳被迫流亡。重耳在流亡期间,遇到了一个叫做郑国宰的人,他帮助重耳联系了其他国家的贵族,为重耳争取到了支持。因为郑国宰起到了沟通和联系的作用,被称为“当梁”,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当梁”这个成语与桥梁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桥梁的作用是连接两个地方,帮助人们跨越障碍,起到沟通的作用,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语 + 当 + 梁
- 详细解释
- 成语“当梁”源自《左传·昭公二十四年》。在古代建筑中,梁是连接两个支柱的横梁,起到支撑和承重的作用。引申为比喻充当桥梁或中间人的角色,起到沟通、联系两者之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