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盛酒的瓢。泛指酒具。 唐 姚合 《酬田卿书斋即事见寄》诗:“不是相寻嬾,烦君举酒瓢。” 宋 王禹偁 《题张处士溪居》诗:“病来芳草生渔艇,睡起残花落酒瓢。” 景耀月 《对酒歌》:“况復诗兴时犹豪,中间能不置酒瓢。”
(2).葫芦的别名。 清 厉鹗 《夏日田园杂兴》诗:“声高与客听芸鼓,味苦呼童种酒瓢。”
- 基本含义
- 指酒杯或酒器。也用来形容喜欢喝酒的人。
- 详细解释
- 成语“酒瓢”是由“酒”和“瓢”两个词组成的。酒瓢原指盛酒的瓢,后来引申为指酒杯或酒器。在成语中,酒瓢用来形容喜欢喝酒的人,特指酒量大的人。
- 使用场景
- 成语“酒瓢”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喜欢喝酒,酒量大的特点。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酒量或者调侃喜欢喝酒的朋友。
- 故事起源
- 成语“酒瓢”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王莽传》中。据说,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政治家,他喜欢喝酒,酒量很大。有一次,他在宴会上喝酒喝得酩酊大醉,结果酒杯掉到地上摔碎了,他却拿起了一个瓢继续喝酒。这个故事后来就形成了成语“酒瓢”。
- 词语结构
- 酒瓢的结构是“名词 + 名词”。
- 例句
- 1. 他是个酒瓢,每次喝酒都能喝很多。2. 这个人酒量真大,简直是个活酒瓢。
- 记忆技巧
- 将“酒瓢”与喜欢喝酒的人形象联系在一起,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的酒文化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酒器、酒文化和传统酒礼等方面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个酒瓢,每次都喝很多酒。2. 初中生:他酒量很大,简直是个活酒瓢。3. 高中生:他是个酒瓢,经常喝得酩酊大醉。4. 大学生:他是个酒瓢,一晚上能喝掉好几瓶酒。5. 成年人:他是个酒瓢,每次聚会都能喝个烂醉。希望这个关于“酒瓢”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