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板对的词语解释
板对的意思
拼音:bǎn duì    注音:ㄅㄢˇ ㄉㄨㄟˋ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在某个问题上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争执或矛盾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两个人的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例句
1. 他们在这个问题上的意见完全板对,没有任何分歧。2. 这两个团队在工作方式上完全板对,所以合作非常顺利。
基本含义
指两方对立的意见或观点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分歧或争论。
基本解释

指诗文中呆板的对偶句。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国尚师位,家崇儒门’,老生板对, 唐 律赋之不若矣。”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更多与和谐、一致相关的成语,如“和衷共济”、“心心相印”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对校园环境的改善意见板对,因此我们一起参加了环境整治活动。2. 初中生:我和我的朋友们对音乐的喜好板对,我们经常一起分享和讨论自己喜欢的歌曲。3. 高中生:我们班同学对高考备考方法的看法板对,所以我们互相鼓励、共同进步。4. 大学生:我和我的室友对生活习惯板对,我们经常一起做饭、学习,共同打造一个温馨的家。希望这个关于“板对”的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故事起源
成语“板对”的起源并无明确的故事或传说,它是根据庄子的哲学思想而来。庄子的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只有当人们的思想、行为和自然界一致时,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因此,成语“板对”也是对庄子思想的一种引申和表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成语“板对”。可以想象两块相同的木板完美地对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象征着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在某个问题上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分歧。
词语结构
成语“板对”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板”和“对”。
详细解释
成语“板对”源于《庄子·齐物论》:“齐物者,其无私也,故能成其合。谓之道也。”意思是指当两个物体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时,它们就能够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引申为人们的意见或观点完全一致,没有任何争执或分歧。
(0)
诗文中出现“板对”的诗词

一剪梅.闻警

越水吴山不解愁,舞也轻柔,歌也温柔。

逐人新月影如钩,作日山头,今日城头。

银筝檀板对沧洲,撇了歌喉,剩了诗喉。

满天风雨下西楼,一梦苏州,一醉杭州。

(0)

满江红·其一寄吴锦雯时司李端州

桄榔亭畔,西风起、几行雁字。

正江楼、凭栏孤眺,玉山初紫。

双鬓且消梧水月,一樽不换凉州史。

笑从来、手板对人低,而今始。论宦迹,原非志。

称吏隐,谁言是。念世态浮沉,但须如此。

美酝三升差足恋,不然腰折缘何事。

再不然、向旧酒垆傍,寻吾子。

(0)

次韵郦著作病起

玄晏耽书昔坐痴,如今手板对山持。

病知居士安心处,贫是诗人换骨时。

单见敢参东观论,徐行休叹后山迟。

山林朝市元无异,怨鹤惊猿自不知。

(0)

偈颂一百零二首·其三十

十月今朝又初一,丛林正值开炉日。

打斋卖饭也寻常,残杯冷炙谁能吃。

天无门,地无壁。

葫芦棚上种冬瓜,两手扶犁水过膝。

跳金圈,吞栗棘,毡拍板对无孔笛。

屈屈,独脚山魈解双踢。

去年冬里无炭烧,今年定是无火炙。

饥时饥到眼睛黄,穷时穷至赤骨力。

(0)

又三首·其一

亦知春归不可留,有情未忘宁免愁。

平田茫茫芳草合,清洛不断波悠悠。

伤心千里寄双泪,催老此身初白头。

问舍求田未成计,青衫手板对人羞。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