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多用于形容批评、指责或处罚等言辞或行为。
- 例句
- 1. 他的批评像是用象板敲打人一样,毫不留情。2. 老师用象板敲了一下桌子,同学们都安静下来了。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严厉,态度坚决,毫不留情。
- 基本解释
(1).亦作“ 象版 ”。古时大臣朝见时手执的象牙手板,用以指画和记事。 唐 韩愈 《祭张给事文》:“乃迁殿中,朱衣象版。惟义之趋,岂利之践。” 元 姚登孙 《送进士梁彦中序》:“即秉象板,卷兔册,紆朱芾,褫白衣,其为光华,视昔何如也!”
(2).象牙拍板。打击乐器。 宋 柳永 《瑞鹧鸪》词:“凝态掩霞襟。动象板声声,怨思难任。”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乐奏《合欢令》,有凤簫象板,锦瑟鸞笙。”《水浒传》第八一回:“ 燕青 顿开喉咽,手拿象板,唱《渔家傲》一曲。” 清 朱锡 《幽梦续影》:“有名花美酒,象板凤笙,始蓄歌伎。”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象板相关的古代文化和书法绘画知识,深入了解象板在古代的应用和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批评同学时,声音像是从象板上敲出来的一样响亮。初中生:这位老师的讲课态度非常严厉,每次批评都像是用象板敲打我们一样。高中生:他在辩论中的措辞非常严厉,就像是用象板刻下来的一样深刻。
- 故事起源
- 关于象板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象板作为一种古代文化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文字和绘画的刻写,因此成为了形容言辞严厉的象征。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象板想象成一块坚硬的板子,用来敲打和批评,帮助记忆其严厉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象板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象”是形容词,表示严厉的意思,“板”是名词,表示古代用来刻写文字或画画的板子。
- 详细解释
- 象板是古代一种用象牙或木材制成的板子,用来刻写文字或画画。比喻言辞严厉,态度坚决,毫不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