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抵忤的词语解释
抵忤的意思
拼音:dǐ wǔ    注音:ㄉㄧˇ ㄨˇ
使用场景
抵悞常用于形容不听从指挥、不遵守规定、不顺从众人的行为。在工作场合中,如果有人不遵守规定或者不听从领导的指令,可以用抵悞来形容他的行为。抵悞也可以用来形容违背常理、违背道德的行为。
例句
1. 他抵悞了家庭的规定,经常晚归。2. 学生们不应该抵悞老师的教导。3. 这个公司的员工经常抵悞上级的指示。
基本含义
违背、违抗。
基本解释

亦作“ 抵午 ”。抵牾。 汉 荀悦 《汉纪·武帝纪五》:“至於採摭经传,分散百家之事,甚多疏畧,或有抵忤。” 唐 刘知几 《史通·古今正史》:“至 隋 开皇 中,秘书监 牛弘 追撰《周纪》十有八篇,略叙纪纲,仍皆抵忤。”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三》:“言美术之目的者,为説至繁,而要以与人享乐为臬极,惟于利用有无,有所抵午。”一本作“牴午”。

延伸学习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与抵悞意思相近的成语来扩展词汇量,例如“违规”、“不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抵悞了老师的安排,没有按时完成作业。2. 初中生:他抵悞了家长的规定,经常晚归。3. 高中生:学生们不应该抵悞老师的教导,应该认真听讲。4. 大学生:他抵悞了学校的规定,没有参加必修课程。5. 成年人:作为一个公民,我们不能抵悞国家的法律和规定。
故事起源
抵悞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当时,鲁国的襄公派人去晋国求救,但是晋国的国君却不予理睬,这就是抵悞的典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其他形近的词语进行对比来记忆抵悞,例如“抵悞”与“违抗”、“不顺从”等意思相近,可以通过对比记忆来加深理解。
词语结构
抵悞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抵”是动词,意为违背、违抗;“悞”是形容词,意为违背、违抗。
详细解释
抵悞是指违背、违抗。抵悞常用来形容人违背常理、违抗规定、不顺从众人的行为。
(0)
诗文中出现“抵忤”的诗词

良哉二章

巨望弥耸,其德不回。乃眷西顾,赉公贤才。

帝曰钦往,时称良哉。乃邦之彦,实民之怀。

飞荣骊阙,进秩兰台。铜虎分符,朱藩戒路。

棠郊去思,潼江来暮。恂恂德心,汪汪轨度。

宽不容奸,直不抵忤。煌煌发辉,绰绰垂裕。

翊彼天聪,克昌景祚。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