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引水的长竹管。 宋 陆游 《闭户》诗之一:“地炉枯叶夜煨芋,竹筧寒泉晨灌蔬。”
- 基本含义
- 指用竹片制成的简陋的筷子,比喻简陋的器具或工具。
- 详细解释
- 竹笕是由竹片制成的简陋的筷子,因其制作简单、功能有限,所以用来比喻简陋的器具或工具。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简陋、粗糙,或者形容某些工具的功能不够完善。
- 使用场景
- 竹笕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比如形容一些家具或工具的简陋,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设备或器具的功能不够完善。此外,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些简单粗糙的手工制品或建筑物。
- 故事起源
- 竹笕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明代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竹箪》一则故事中。故事讲述了一个贫苦的书生为了省钱买书,用竹片制成了简陋的筷子,而被人嘲笑。这个故事中的竹笕成为了一个形容简陋的器具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个小木屋简陋得连个竹笕都没有。2. 这把椅子太简陋了,坐上去像坐在竹笕上一样不舒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竹笕的形象与简陋、粗糙的事物联系起来,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用竹片制成的筷子,它的质量和功能都很有限,就像一些简陋的器具或工具一样。
- 延伸学习
- 学习更多与简陋、粗糙相关的成语,比如“土石方”、“草率从事”等,扩展对这类成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用竹笕做了一个简陋的竹筐。2. 小学生:这个小木屋真简陋,连个竹笕都没有。3. 初中生:这把椅子坐起来像坐在竹笕上一样不舒服。4. 高中生:这个简陋的实验器材连个竹笕都不如,根本无法进行复杂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