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贬义语境中,用来批评或嘲讽那些地位低下、能力差的官员或个人。
- 例句
- 1. 这个小官员只会搞些小动作,真是个卑吏。2. 这位领导地位虽高,却一直被人看作是个卑吏。
- 基本含义
- 指卑贱而无能的官吏,也形容地位低下而无能的人。
- 基本解释
旧时下级官吏面对上级官长时的自谦之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恶得及第》:“ 思谦 ( 裴思谦 )曰:‘卑吏便是 思谦 。’词貌堂堂, 鍇 ( 高鍇 )见之改容,不得已遂礼之矣。”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卑躬屈膝”、“卑鄙无耻”等,可以帮助扩展对于“卑吏”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的班长经常不负责任,真是个卑吏。2. 初中生:那个老师说话总是不负责任,我们都觉得他是个卑吏。3. 高中生:这个政府官员明明做了很多坏事,却还在公众面前装作正直,真是个卑吏。4. 大学生:这个公司领导地位虽高,却无能无德,完全是个卑吏。
- 故事起源
- 卑吏一词最早出自《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官员。这位官员名叫卑敖,他地位卑微,又无能无德,被人们称为“卑吏”。后来,卑吏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语,用来形容那些无能、低下的官员或个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卑吏”与“卑鄙”的发音相近,通过联想来记忆。同时,可以想象一个地位低下、无能的官员,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卑吏一词由“卑”和“吏”两个字组成。卑,意为低下、卑贱;吏,指官吏、官员。卑吏形容那些地位卑贱、无能无德的官吏,也可用来形容地位低下、能力低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