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勉励;刺激使奋发。《后汉书·阴识传》:“帝敬重之,常指 识 以勑戒贵戚,激厉左右焉。” 宋 叶适 《胡崇礼墓志铭》:“启发颖鋭而守以凝固,激厉勇敢而行以和顺。” 清 李渔 《怜香伴·搜挟》:“当初虽是他不是,我也亏他激厉了一番,纔有今日。” 瞿秋白 《饿乡纪程》十四:“风起潮涌的自由战激厉他们驱逐地主,打破封建遗毒的偶像。”
(2).激烈率直。《南史·范云传》:“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於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十三:“及 桓 灵 之世,朝政淆乱,姦臣擅权,士风激厉,以敢为敢言相尚。” 叶圣陶 《城中》:“ 壎伯 似乎已经受了听众的暗示,以激厉的语气继续说。”
(3).激昂高亢。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李益》:“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厉悲离之作, 高适 、 岑参 之流也。”
- 基本含义
- 形容言辞激烈、严厉。
- 详细解释
- 激厉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言辞或行为激烈、严厉。当人们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批评他人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使用场景
- 激厉这个词语常用于形容辩论、争吵、批评等场景。例如,当两个人在辩论中使用尖锐的言辞时,可以说他们的辩论非常激厉。另外,在批评他人时,如果使用了尖锐的言辞,也可以用激厉来形容。
- 故事起源
- 激厉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卢绾传》中。卢绾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名将,他在战场上勇猛善战,对待敌人非常严厉。因此,后来人们用激厉来形容他的言辞和行为。
- 词语结构
- 激厉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属于形容词类成语。
- 例句
- 1. 在辩论中,他的言辞非常激厉,让人无法反驳。2. 老师对学生的批评非常激厉,让学生感到很受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激厉这个词语。可以想象一个人非常愤怒地大声喊叫,表示他的言辞激烈、严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激厉相关的成语,如激烈、严厉、尖锐等。同时,还可以学习如何适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批评,以避免使用过激的言辞。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对我说话的方式很激厉,让我觉得很害怕。2. 初中生:他在辩论中使用了激厉的言辞,让对方无法反驳。3. 高中生:老师对我们的作业批评非常激厉,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足。4. 大学生:在辩论社团中,我们经常使用激厉的言辞来展开激烈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