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干涸的池塘。 晋 左思 《咏史》之八:“计策弃不收,块若枯池鱼。”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九:“众鸟集荣柯,穷鱼守枯池。” 明 刘基 《立春夜闻蛙鸣作》诗之二:“轻轻细雪点枯池,嫋嫋东风拂树枝。”
- 基本含义
- 指水位极低或干涸的池塘,比喻事物贫瘠、贫乏无益。
- 详细解释
- 枯池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枯指干涸、没有水,池指池塘。枯池比喻事物贫瘠、贫乏无益,形容某种资源或条件极度匮乏,无法满足需求。
- 使用场景
- 枯池常用于形容资源匮乏、条件艰苦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区的经济条件非常贫瘠,或者某个环境没有任何发展机会。
- 故事起源
- 枯池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秋水》一章中的故事里。故事讲述了庄子和一个官员的对话,官员夸耀自己的水利工程,庄子则以枯池来比喻人的智慧和修养,认为世间的名利财富如同枯池一样没有意义。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这个地方的资源非常匮乏,简直是个枯池。2. 在这个行业中,没有人愿意进入这个枯池。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干涸的池塘,没有任何水源,表达了贫瘠、贫乏无益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资源匮乏、贫瘠无益相关的成语,如“穷山恶水”、“一穷二白”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沙漠就像一个枯池,没有一滴水。2. 初中生:这个地方的经济条件真的很差,简直是个枯池。3. 高中生:这个行业没有任何发展机会,简直是个枯池。4. 大学生:在这个领域,没有创新和发展的机会,简直是个枯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