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昃食的词语解释
昃食的意思
拼音:zè shí    注音:ㄗㄜˋ ㄕㄧˊ
基本解释

过午进膳。谓勤于政事。 南朝 陈 徐陵 《陈文皇帝哀册文》:“勤民听政,昃食宵衣。”《陈书·高祖纪上》:“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兴构宫闈,具瞻遐邇。”《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四年》:“朕昃食厉志,庶几治古。”

基本含义
昃食,指太阳处于最高点时,人们就餐休息的时间。
详细解释
昃食,古代中国人对太阳在中午时分的位置进行了观察和记录。太阳在中午时分达到最高点,人们就在这个时候停下工作,休息用餐。因此,“昃食”成为了一种习惯和规定。
使用场景
昃食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人们按照规定的时间休息用餐,也可以用于形容人们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活动。
故事起源
昃食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农业社会。在那个时候,人们通过观察太阳的位置来确定时间,因此太阳在中午时分达到最高点成为了人们的参照。为了保证农田的正常运作,人们规定在这个时间段内休息用餐,以充分利用阳光和热量,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词语结构
昃食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在古代,人们都会按照昃食的规定时间休息用餐。2. 遵守昃食是一种文明礼仪,也是尊重生活规律的体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昃食这个成语:1. 将“昃”字与“中午太阳最高点”联系起来,表示时间的中午;2. 将“食”字与“用餐”联系起来,表示休息用餐。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规律和习俗,以及太阳的运动规律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里按照昃食的时间休息用餐。2. 初中生:我们学校规定每天中午都要昃食,保证学生们有充足的休息时间。3. 高中生:昃食这一习俗在古代非常重要,它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规律的认识和尊重。4. 大学生:昃食是我们学校的一项传统,每天中午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供学生们用餐休息。
(0)
诗文中出现“昃食”的诗词

镇江熊良佐太守瑞麦嘉禾卷

城南麦浪翻云黄,两岐结秀南风凉。

城西禾稻烂如雪,异亩同颖登西场。

一年见此两奇绝,润州何幸天开祥。

有熊太守政卓异,化行千里无流亡。

使者停车喜丰稔,田父击壤歌循良。

江南前岁惊水蝗,西土今年忧旱荒。

吾君勤民屡昃食,谁乘五马悬银章。

乃知此境不易得,嘉禾瑞麦交穰穰。

荐新可以入大庙,一膳仍堪归尚方。

在古诸侯见唐叔,汉二千石推渔阳。

熊君应说偶然耳,北面稽首称天王。

荐书不久到阙下,咸美一日腾班行。

进官赐帛修故事,湛恩异数来黄堂。

郡志有图史有笔,名与东流江水长。

(0)

甲申宁庙挽词·其一

德化勤三纪,仁声溢九州。

浣衣昭禹俭,昃食轸文忧。

润色恢鸿业,艰难启燕谋。

中兴宗汉庙,端自敬天休。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