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见“ 组珮 ”。
亦作“ 组佩 ”。组带及玉珮。古代官员的习用服饰。《梁书·陈庆之传论》:“ 庆之 警悟,早侍 高祖 ,既预旧恩,加之谨肃,蝉冕组珮,亦一世之荣矣。” 唐 白居易 《东都冬日会诸同年宴郑家林亭》诗:“宾阶纷组佩,妓席儼花鈿。”《旧唐书·崔神庆传》:“ 开元 中, 神庆 子 琳 等皆至大官,羣从数十人趋奏省闥。每岁时家宴,组珮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於其上。”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取得较大的成就。
- 详细解释
- 组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为“项羽数与王吴谋划,谓王吴曰:‘吾与公同心而力争天下,其余皆可胜也。’”意思是项羽多次与王吴商议,告诉王吴说:“我们要同心协力,奋力争夺天下,其他人都可以战胜。”后来,人们用“组佩”来形容人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取得较大的成就。
- 使用场景
- 组佩常用于形容团队合作,共同努力取得成功的情境。可以用在工作、学习、运动等各个方面。
- 故事起源
- 组佩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项羽与王吴的合作,他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 词语结构
- 组佩的结构是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组”表示组合,团队;“佩”表示戴在腰带上的饰物,有时用来比喻成就。
- 例句
- 1. 团队的成功离不开每个成员的组佩精神。2. 在这个项目中,我们需要发扬组佩的精神,共同努力取得好的成绩。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组佩”与“合作、共同努力”等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团队中的成员们戴着佩饰,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努力,取得了成功。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协作相关的成语,如“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同学们组佩,一起做了一份漂亮的展板。2. 初中生:我们班组佩,一起参加了学校的篮球比赛,拿到了第一名。3. 高中生:在高中的学习中,我们要发扬组佩的精神,共同努力取得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