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训人这个成语常用于教育、培训和指导他人的语境中。它可以用来描述教育的目的和方法,以及通过教育改善人们的品质和能力。
- 例句
- 1. 他是一位训人有素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这个培训班注重训人,帮助学员提升专业技能。
- 基本含义
- 教育、磨炼人的品行和能力。
- 基本解释
(1).指教导公卿子弟的师长。《书·康诰》:“不率大戛,矧惟外庶子、训人。” 孔 传:“戛,常也。凡民不循太常之教,犹刑之无赦,况在外掌众子之官、主训民者而亲犯乎?” 孔颖达 疏:“以致教诸子,故为训人……惟举庶子之官者,以其教训公卿子弟最为急故也。 郑玄 以训人为师长,亦各一家之道也。” 孙星衍 疏:“训人者,若《天官·太宰》‘师,以贤得民;儒,以道得民’,注云‘师,诸侯师氏;儒,诸侯保氏’是也。”
(2).诲民。《文选·颜延之<赭白马赋>》:“教敬不易之典,训人必书之举。” 李善 注:“《左氏传》曰:‘训人事君。’”按,《左传·文公十五年》作“训民”。 李 注避讳,改民为“人”。 唐 韩愈 《举张惟素自代状》:“和而不同,静而有守,敦厚退让,可以训人。”
(3).训斥人。 孔厥 《新儿女英雄续传》第十五章:“‘这小家伙!’ 石漏 媳妇打了她一下,‘刚才你怎么训人来着?’”《光明日报》1983.5.20:“只会板起面孔训人,专整人家的思想,自己就没有思想问题?”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训人相关的成语,如“训练有素”、“修身养性”等,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每天都在训人,帮助我们变得更加优秀。2. 初中生:学校开展了一次军事训练,目的是训人提高学生的纪律性。3. 高中生: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讲知识,还训人修身,培养我们的综合能力。4. 大学生: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训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故事起源
- 训人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相传,在楚汉战争中,刘邦派遣陈平去训练士兵。陈平训练士兵时,采取了严格的纪律和训练方法,最终使士兵们的战斗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后来,人们就用“训人”一词来形容通过训练和教育来提高人的品行和能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训人”与“教育、培训”等相关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用例句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
- 词语结构
- 训人是由“训”和“人”两个字组成的。其中,“训”表示教育、训练,“人”表示人类。
- 详细解释
- 训人是指通过教育、训练和磨炼,使人的品行和能力得到提高和发展。它强调了培养人的德行、修养和能力的重要性,以及通过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帮助人们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