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寇戎的词语解释
寇戎的意思
拼音:kòu róng    注音:ㄎㄡˋ ㄖㄨㄙˊ
基本解释

(1).谓敌军来犯。《周礼·春官·小祝》:“有寇戎之事,则保郊祀于社。”《逸周书·时训》:“鹰不化鳩,寇戎数起。”《韩非子·大体》:“故车马不疲弊於远路,旌旗不乱於大泽,万民不失命於寇戎,雄骏不创寿於旗幢。” 汉 刘向 《列女传·许穆夫人》:“如使边境有寇戎之事,维是四方之故,赴告大国,妾在不犹愈乎。”
(2).敌军。《礼记·月令》:“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揔至,寇戎来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琨 虽隔阂寇戎,志存本朝。”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釐国》:“是时 鹿女 心知其子,乃谓王曰:‘今寇戎临境,上下离心,贱妾愚衷,能败强敌。’”《明史·邓洪震传》:“万一奸宄潜生,寇戎軼犯,其何以待之。”
(3).匪患与战争。《墨子·尚同中》:“是以先王之书《术令》之道曰:‘唯口出好兴戎。’则此言善用口者出好,不善用口者以为谗贼寇戎,则此岂口不善哉,用口则不善也,故遂以为谗贼寇戎。”

基本含义
指外来的敌人入侵,侵略者。
详细解释
寇戎一词源于古代中国的历史,寇指外来的敌人,戎指侵略者。该成语形容敌人的入侵和侵略行为。寇戎常常用来形容国家或地区遭受外敌侵略的情况。
使用场景
寇戎一词在日常口语中的使用较少,更常见于历史文献或相关讨论中。可以用于形容国家、地区或个人遭受外来势力入侵的情况。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国家在战争中被敌人占领或被侵略。
故事起源
寇戎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书·匈奴传》中,用来形容匈奴族对中国的侵略行为。在古代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过外来势力入侵的事件,如匈奴、蒙古等。因此,寇戎成为了形容侵略者的常用词语。
词语结构
寇戎是一个双音节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在历史上,中国曾多次遭受寇戎的侵略。2. 这个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寇戎,最终才恢复了和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寇戎这个成语:将“寇”字与“抠”字联想在一起,抠是指别人拿走你的东西,寇戎即为侵略者。将“戎”字与“军”字联想在一起,军指军队,戎即为侵略者。
延伸学习
1. 学习中国历史,了解不同时期的寇戎事件。2. 了解其他与侵略、入侵相关的成语,如“强敌环伺”、“四面楚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祖国,不能让寇戎侵略我们。2. 初中生:历史上,中国曾多次遭受寇戎的侵略,我们要铭记历史,保护好我们的国家。3. 高中生: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之间的竞争和冲突也常常伴随着寇戎的阴影。4. 大学生:寇戎的入侵往往会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0)
诗文中出现“寇戎”的诗词

岁除夜

官历行将尽,村醪强自倾。

厌寒思暖律,畏老惜残更。

岁月已如此,寇戎犹未平。

儿童不谙事,歌吹待天明。

(0)

首夏

孟夏百物滋,动植一时好。

麋鹿乐深林,虫蛇喜丰草。

翔禽爱密叶,游鳞悦新藻。

天和遗漏处,而我独枯槁。

一身在天末,骨肉皆远道。

旧国无来人,寇戎尘浩浩。

沈忧竟何益,祗自劳怀抱。

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浔阳多美酒,可使杯不燥。

湓鱼贱如泥,烹炙无昏早。

朝饭山下寺,暮醉湖中岛。

何必归故乡,兹焉可终老。

(0)

晋门.惠帝

蛙鸣堪笑问官私,更劝饥人食肉糜。

蒙昧万机犹妇女,寇戎安得不纷披。

(0)

至正十二年壬辰正月武昌失守

黄鹤楼前帝子宫,古来形胜控江东。

运筹要害无豪俊,流祸颠厓总寇戎

天马西来勋可树,河冰北渡驿谁通。

一壶或负千金重,白发丹心愧少同。

(0)

借居鸬鹚山中一首呈方允迪道踪昆仲

长松舞高寒,落涧泻清泚。

笙簧响天上,金石鸣地底。

云容何润泽,下有隐君子。

乐此山水音,清若变流徵。

怪我从何来,尘土两目眯。

寇戎在江浒,荐食心未已。

赤囊走边报,朝暮异忧喜。

安知隐人乐,胜绝有如此。

古来成败事,不入山中耳。

愿言晚相收,置我岩壑里。

酌泉得醒心,茹朮可不死。

况有载酒人,半道同栗里。

(0)

候夜行师七唱·其二

魏母咸亨奉敕文,府兵云众成营屯。

屹然一镇云霄末,渐尔群言花柳春。

男生女长通蕃息,五十八氏交为婚。

火田黄稻俱甘旨,纲水金鱼洽醉醺。

寇戎不测纷如雪,甲胄何时不出门。

夜祀天皇弘德泽,日将山獠化缟民。

一声谯鼓月初出,戍楼西北望皇阍。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