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诗人作诗时的卧榻。 宋 陈师道 《雪中寄魏衍》诗:“遥知吟榻上,不道絮因风。” 宋 陆游 《池上》诗:“旋移吟榻并池横,欲出柴门復懒行。” 元 李治 《敬斋古今黈》卷八:“ 陈无己 每登临得句,即急归,卧一榻,以被蒙着,谓之吟榻。 金国 初 张斛 德容 作诗,亦以被蒙首,须诗就乃起。”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归山:“你看松阴低户,沁的人心骨皆凉。此处好安吟榻。”
- 基本含义
- 吟榻是一个形容诗人或文人在床上吟诗作对的意象,也可以指在安静的环境中沉思、创作。
- 详细解释
- 吟榻由两个字组成:吟和榻。吟指吟诵、吟唱,榻指床。吟榻的意思是指诗人或文人坐在床上吟诗作对,表示沉浸在创作中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吟榻一词常用于形容诗人或文人在静谧的环境中进行创作,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人在思考、沉思的状态。可以在文学作品、文章、演讲等场合使用。
- 故事起源
- 吟榻最早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一句诗:“吟榻上、忽闻岸上踏歌声。”这句诗描绘了夜晚时诗人在吟榻上吟诗作对,突然听到了外面有人唱歌的声音。因此,吟榻成为了描述诗人创作的形象。
- 词语结构
- 吟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吟是动词,榻是宾语。
- 例句
- 1. 他整天沉浸在吟榻的状态中,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2. 在这个安静的图书馆里,我找到了一个吟榻,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吟榻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诗人坐在床上吟诗作对的场景,这样就能够记住吟榻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吟榻相关的诗歌、文学作品,了解更多关于文人创作的知识。也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创作状态的成语,如吟风弄月、吟诗作对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爸爸坐在桌子旁边吟榻,写了一首很美的诗。2. 初中生:她喜欢在晚上独自吟榻,思考人生的意义。3. 高中生:他在吟榻上创作了一首关于自然的诗歌,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4. 大学生:我常常在吟榻上写作,寻找灵感和创作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