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鸣和的词语解释
鸣和的意思
拼音:míng hé    注音:ㄇㄧㄥˊ ㄏㄜˊ
基本解释

鸣声谐和的车铃。《文选·陆机<前缓歌声>》:“羽旗栖琼鑾,玉衡吐鸣和。” 李善 注:“ 郑玄 《周礼》注曰:‘鑾、和,皆以金为铃也。’ 应劭 《汉书》注曰:‘鑾在軾,和在衡。’”
鸣声应和。 明 赵于礼 《溉园记·中秋烧香》:“怎能得玉斧伐为柯,怎能得簫凤共鸣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三生》:“方将施刑, 兴 不满志,戛然大号;两墀诸鬼,万声鸣和。”

基本含义
指多个人或事物在相互协调、配合中共同发挥作用。
详细解释
成语“鸣和”源自于《诗经·鸣鸠之什·鸣和》。它的意思是指多个人或事物在相互协调、配合中共同发挥作用,形成合力。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了人们在合作中互相支持、互相激励,共同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使用场景
成语“鸣和”常用于描述团队合作、协同工作的情景。它可以用来表达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强调各个成员的配合和协调对于达成共同目标的重要性。在工作场合、学习环境以及各种合作项目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突出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意义。
故事起源
成语“鸣和”的故事起源于《诗经·鸣鸠之什·鸣和》。该篇诗描绘了鸣鸠鸟在草地上鸣叫,并通过鸣叫声传递信息,引起了其他鸣鸠的回应。这个故事象征着人们在合作中互相呼应、互相支持的情景,成为了成语“鸣和”的来源。
词语结构
动词+副词
例句
1. 团队成员之间鸣和,共同完成了这个项目。2. 在困难时期,我们要鸣和一致,共同面对挑战。3. 只有大家鸣和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动作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群鸣鸟在草地上鸣叫并相互回应,形成一种和谐的声音,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鸣和”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团队合作相关的成语,如“同心协力”、“群策群力”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同学们鸣和合作,一起完成了班级的环保活动。2. 初中生: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我们要鸣和协作,才能打败对手。3. 高中生:在文化节上,我们学校的学生鸣和合作,共同呈现了一台精彩的舞台剧。
(0)
诗文中出现“鸣和”的诗词

次韵介甫集禧池上咏鹅

池上溶溶浮暖日,野鹅无数自相于。

谋生迹与风波密,择地心将网弋疏。

毛羽鲜明疑振鹭,声鸣和好似关雎。

应怜豢养轻身者,只直羲之数纸书。

(0)

銮仪卫门春联

仙仗五云,鸾鸣和盛世;德车七宿,龙角运中天。

(0)

和士曹曹文林省题九龙岩

不为鱼计伏藏深,鸣和奚惭鹤在阴。

千里秋苗如普润,何妨信史一书霖。

(0)

前缓声歌

游仙聚灵族,高会层城阿。

长风万里举,庆云郁嵯峨。

宓妃兴洛浦,王韩起太华。

北徵瑶台女,南要湘川娥。

肃肃霄驾动,翩翩翠盖罗。

羽旗栖琼鸾,玉衡吐鸣和

太容挥高弦,洪崖发清歌。

献酬既已周,轻举乘紫霞。

揔辔扶桑枝,濯足旸谷波。

清辉溢天门,垂庆惠皇家。

(0)

寄英禅师师时住龙门宝应寺

我本宝应僧,一念堕儒冠。

多生经行地,树老井未眢。

一穷缚两脚,寸步百里难。

空馀中夜梦,浩荡青林端。

故人今何如,念子独轻安。

孤云望不及,冥鸿杳难攀。

前时得君诗,失喜忘朝餐。

想君亦念我,登楼望青山。

山中多诗人,杖屦时往还。

但苦诗作祟,况味同酸寒。

清凉诗最圆,往往似方干。

半年卧床席,疟我疥亦顽。

济甫诗最苦,寸晷不识閒。

倾身营一饱,船上八节滩。

安行诗最工,六马鸣和鸾。

郁郁饥寒忧,惨惨日在颜。

老秦诗最和,平易出深艰。

脱身豺虎丛,白发罹茕鳏。

张侯诗最豪,惊风卷狂澜。

窍繁天和泄,外腴中已乾。

城中崔夫子,老笔郁盘盘。

家无儋石储,气压风骚坛。

我诗有凡骨,欲换无金丹。

呻吟二十年,似欲见一斑。

大笑揶揄生,已复不相宽。

爱君梅花篇,入手如弹丸。

爱君山堂句,深静如幽兰。

诗僧第一代,无愧百年间。

思君复思君,恨不生羽翰。

何时溪上石,清坐两蒲团。

(0)

拟汉郊祀歌十九首·其十天马

天马徕,自渥洼。度月支,径流沙。天马徕,以蹀躞。

骨权奇,汗维血。天马来,骥为友。丧骊黄,牝与牡。

天马来,蹑浮云。日千里,空而群。天马来,服帝闲。

从法驾,鸣和鸾。天马来,兆有德。瑞万方,景四国。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