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对伟人的纪念、对功绩的赞扬,也可用于表达对历史事件的记忆和敬仰。
- 例句
- 1. 他为这位先烈立了一座神道碑,以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2. 这座神道碑是为了纪念那次伟大的胜利而立的。
- 基本含义
- 指用来纪念英雄或伟人的石碑,也指用来纪念功绩或事迹的标志。
- 基本解释
◎ 神道碑 shéndàobēi
(1) [tombstone]∶指神道前的石碑,上面记载死者生前事迹
(2) [inscriptions]∶也指神道碑上的文字记录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古代墓葬文化和纪念碑的知识,可以深入了解神道碑的意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乐园里看到了一座神道碑,上面写着一位英雄的名字。2. 初中生:我们学校前面有一座神道碑,是为了纪念建校100周年而立的。3. 高中生:老师在课堂上讲到了一位伟人,他的事迹被铭刻在一座神道碑上。
- 故事起源
- 神道碑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墓葬文化中,用来纪念重要人物,后来逐渐演化为纪念英雄或伟人的标志。
- 英文翻译
1.(墓道前的石碑) tombstone; gravestone; tablet on the side of a tomb giving biographical sketch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神道碑想象成一座高大的石碑,上面刻着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迹,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 + 神道碑
- 详细解释
(1).旧时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以 汉 杨宸 所题《太尉杨公神道碑铭》为最早。据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神道碑》载, 秦 汉 以来,死有功业,生有德政者皆可立碑。 晋 宋 之世,始盛行天子及诸侯立神道碑。《旧五代史·唐书·闵帝纪》:“藩侯带平章事以上薨,许立神道碑,差官撰文。”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碑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之柱,其上有孔,以贯繂索,至棺而下,取其安审,事毕因闭壙中。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碑上。后又立隧口,故谓之神道碑,言神灵之道也。今古碑上往往有孔者,盖贯繂之遗像。” 明 胡侍 《真珠船·坟碑之制》:“﹝金石例﹞三品以上神道碑,五品以下不铭碑,谓之墓碣。”
(2).指墓碑上记载死者事迹的文字,为文体的一种。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六:“是夕, 普 卒,上感悼涕泗,自撰神道碑,八分御书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