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形容政府、组织或个人对坏人或恶势力采取强有力的行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也可以用来表达对不义行为的强烈愤慨和谴责。
- 例句
- 1. 政府采取了大诛行动,彻底打击了黑恶势力。2. 这个组织一直致力于大诛那些犯罪分子,使社会更加安全。
- 基本含义
- 大力惩治坏人或恶势力。
- 基本解释
重责;严厉的处罚。《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五》:“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 宋 王安石 《诏特放谏议大夫知潭州燕度待罪》:“奸凶弗率,乃触大诛,引慝自归,谓当谴黜。”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大诛相关的成语,如“大败”,“大破”,以及其他与打击坏人、恶势力相关的成语,拓展词汇量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大诛欺负弱小动物的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大诛那些欺凌同学的恶霸。3. 高中生:政府采取大诛行动,打击了黑恶势力。4. 大学生:社会需要更多人勇于大诛不公和不义之事。5. 成年人: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治理,为大诛犯罪行为贡献力量。
- 故事起源
- 大诛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二年》这篇古代文献中。故事中,齐襄公得知了晋国的叛乱,他非常愤怒并决定采取行动。于是,他派出大军对叛乱者进行了彻底的打击,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恢复了国家的安定。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大诛”这个成语与“大力惩治”这个词组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同时,可以尝试使用成语的例句来巩固记忆。
- 词语结构
- 大诛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大诛是一个用来形容大力惩治坏人或恶势力的成语。其中,“大”表示力度或程度很大,“诛”表示惩治、消灭。这个成语强调了对坏人或恶势力的彻底打击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