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磨镜的词语解释
磨镜的意思
拼音:mó jìng    注音:ㄇㄛˊ ㄐㄧㄥˋ
基本解释

磨治铜镜。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 汉 刘向 《列仙传·负局先生》:“ 负局先生 不知何许人,语似 燕 代 间人,常负磨镜局,循 吴 市中,衒磨镜一钱。”《太平御览》卷七一七引《海内士品》:“ 徐孺子 尝事 江夏 黄公 , 黄公 薨,往会其葬,家贫无以自致,賷磨镜具自随,赁磨取资,然后得前。” 唐 刘得仁 《赠道人》诗:“ 长安 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神女》:“问其人,乃 诸 姓,市中磨镜者也。”

基本含义
指反复磨练,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详细解释
成语“磨镜”源自于中国古代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位名叫杨恭仁的学者,他非常喜欢读书,但是他的眼睛视力不好。为了能更好地阅读,他制作了一副眼镜。然而,他发现眼镜的镜片有些模糊,影响了他的阅读体验。于是,他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磨镜片,直到镜片完全清晰透明。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磨镜”,用来比喻人们反复磨练、修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以求更好的进步和提升。
使用场景
成语“磨镜”通常用于形容人们在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例如,当一个人在学习一门新技能时,他需要不断磨练自己的技术,发现并改正自己的错误,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又如,一个团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需要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总之,成语“磨镜”可以用于各种需要不断改进和提升的场景。
故事起源
成语“磨镜”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具体的故事和人物已经无法考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在中国流传已久。
词语结构
成语“磨镜”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磨”和“镜”。其中,“磨”表示磨练、修正,“镜”表示眼镜、镜子。结合起来,表示不断修正自己的错误和不足。
例句
1. 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断磨镜,最终取得了优秀的成绩。2. 这个团队在项目中遇到问题时,总是能够及时磨镜,找出问题所在并解决。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磨镜”。可以想象自己正在磨练一副眼镜,将镜片磨得越来越清晰,以表示自己不断修正错误和不足的过程。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磨镜”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修正和提升相关的成语,例如“砺志”、“润物细无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磨镜,才能考好成绩。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不断磨镜,才能提高写作水平。3. 高中生:高考就要到了,我要加大磨镜的力度,争取考上理想的大学。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不断磨镜,以适应工作中的挑战。5. 成年人: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我会反思并磨镜,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0)
诗文中出现“磨镜”的诗词

咏老赠梦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0)

为贾师雄发明古铁镜

手内青蛇凌白日,洞中仙果艳长春。

须知物外烟霞客,不是尘中磨镜人。

(0)

镜听词

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

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

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

嗟嗟际际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

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

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

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

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0)

补锅匠

高隐昔传磨镜客,奇踪今见补锅人。

若将姓字留天地,纵使巢由亦外臣。

(0)

郑果州相过

丽日照残春,初晴草木新。

床前磨镜客,树下灌园人。

五马惊穷巷,双童逐老身。

中厨办粗饭,当恕阮家贫。

(0)

秋望

长风吹雨湿青苔,黯淡浓云晚乍开。

遂有秋心生楚佩,但看夕照下燕台。

苍茫天地留诗卷,任诞生涯托酒杯。

剩欲神仙从负局,一钱磨镜去还来。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张岱 元绛 李华 孙逖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