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哀识的词语解释
哀识的意思
拼音:āi shí    注音:ㄞ ㄕㄧˊ
使用场景
哀识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一个民族在遭受痛苦和困难后,通过这些经历获得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通过经历痛苦和困难,从而使自己的人生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例句
1. 经历了那场灾难,他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哀识。2. 哀识使他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基本含义
表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基本解释

爱重赏识。《后汉书·杨秉传》:“臣奕世受恩,得备纳言,又以薄学,充在讲劝,特蒙哀识。”《三国志·吴志·韦曜传》:“ 华覈 连上疏救 曜 曰:‘ 曜 运值千载,特蒙哀识,以其儒学,得与史官。’”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痛苦和困苦相关的成语,如“饱经风霜”、“历尽艰辛”等,来加深对哀识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爷爷经历了很多困难,所以他对生活有了深刻的哀识。2. 初中生:在这次考试失败后,我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哀识。3. 高中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对社会问题有了更深刻的哀识。4. 大学生:在实习期间,我经历了很多挫折,从而对职业规划有了更深刻的哀识。
故事起源
哀识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二年》中。故事中,晋国的国君昭公曾经因为一次战争失败而被俘,被俘期间他经历了痛苦和困苦的生活。最终,昭公通过这段经历,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痛苦,并对自己的国家政治进行了改革。因此,哀识成为了形容通过痛苦和困难获得深刻认识的成语。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记忆哀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经历了痛苦和困苦的时候,他的脸上流露出悲伤的表情,同时他的眼睛透露出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词语结构
哀识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哀识是由“哀”和“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哀”表示悲伤、痛苦,而“识”表示认识、了解。哀识的含义是指通过痛苦和悲伤的经历,获得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0)
诗文中出现“哀识”的诗词

遗世四言诗

维予之先,佐命唐虞。爰逮汉世,紫艾重纾。

予独好道,而为匹夫。高尚素志,不事王侯。

贪生得生,亦又何求。超迹苍霄,乘龙驾浮。

青要承翼,与我为仇。入火不灼,蹈波不濡。

逍遥太极,何虑何忧。游戏仙都,顾悯群愚。

年命之逝,如川之流。奄忽未几,泥土为传。

驰走索死,不肯暂休。予之圣师,体道之真。

升腾变化,松乔为邻。维予同学,一十二人。

寒苦求道,历二十年。中多怠惰,志行不坚。

痛乎诸子,命也自天。天不妄授,道必归贤。

身投幽壤,何时可还。嗟尔将来,勤加精研。

勿为流俗,富贵所牵。神丹一成,升彼九天。

寿同三光,何但亿千。惟予垂发,少好道德。

弃家随师,东西南北。委放五经,避世自匿。

三十馀年,名山之侧。寒不遑衣,饥不暇食。

思不敢归,劳不敢息。奉事圣师,承颜悦色。

面垢足胝,乃见哀识。遂传要诀,恩深不测。

妻子延年,咸享无极。黄白既成,货财千亿。

役使鬼神,玉女侍侧。予得度世,神丹之力。

(0)

赠蹇法师翊之

天都九经纬,人物如纺绩。

岂无仙圣游,但未见哀识

蹇师蜀方士,鬼物充服役。

朅来长安城,摩挲金铜狄。

大蛇死已论,葛陂囚且释。

是事何足云,聊尔恤艰厄。

方从马明生,西去鍊金液。

丹成得度世,造化为莫逆。

予亦江海人,名宦偶牵迫。

投劾去未能,见师三叹息。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