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砥行一般用于鼓励他人或自我勉励,表达对于自我提高和进步的追求。可以用于各种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场景中,例如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鼓励自己砥行前进;在工作中遇到挑战时,鼓励同事们砥行奋进。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砥行不辍的人,所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 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砥行,不断努力。
- 基本含义
- 勉励自己,努力奋进。
- 基本解释
砥砺品行,修养道德。《史记·伯夷列传》:“閭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非附青云之士,恶能施于后世者?” 汉 应劭 《风俗通·皇霸·三王》:“ 舜 禹 本以白衣砥行显名,升为天子,虽復更制,不如名著,故因名焉。”《北史·薛辩传》:“砥行礪心,困而弥篤,服膺教义,爰至长成。”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龙飞相公》:“即日行一善,非年餘不能相準,今已晚矣。但从此砥行,则地狱中或有出时。”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于砥行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例如“磨杵成针”、“积少成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砥行一样,努力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面对高中的挑战,我决心砥行努力,争取取得好成绩。3. 高中生:高考即将来临,我要砥行不辍,全力以赴,争取上一个好大学。4. 大学生:我要砥行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 故事起源
- 《论语·子罕篇》中有一段话:“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樊迟听曰:’身不由己,如何可谓之孝?’子曰:’不破不立。’”这段对话中的“不破不立”被认为是砥行的来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磨砺”和“行动”相连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自己站在一个磨石上,通过不断磨砺和行动,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
- 词语结构
- 砥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砥行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砥”是一个动词,意为磨砺、磨磨。第二个字“行”是一个动词,意为行动、实行。砥行的含义是通过自我磨砺和行动来勉励自己,努力奋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