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贰臣的词语解释
贰臣的意思
拼音:èr chén    注音:ㄦˋ ㄔㄣˊ
基本解释

◎ 贰臣 èrchén
[turncoat official] 由旧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担任官职的人
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左传·隐公元年》。注:“贰,两属也。”
誓死不为贰臣

英文翻译

1.an official who retains his position after capitulating to the new dynasty; turncoat official

详细解释

在前一朝代做官,投降后一朝代之后又做官的人。 清 朱珪 《恭庆皇上御极六十年万寿文》:“赐胜朝守节之諡,以显忠也;贰臣有传,以励贞也。” 蔡锷 《讨袁通电》:“岂其心悦诚服,甘作贰臣,狂走中风,殉兹戎首。”后泛指叛逆者。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

基本含义
指背叛国家、投靠敌人的人。
使用场景
贰臣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背叛国家的人。可以用来批评那些投敌叛变、出卖国家利益的人物。
故事起源
贰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事件。相传,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叫李林甫的官员,他原本是唐朝的重要官员,但他为了自己的私利,背叛了唐朝,投靠了敌人,成为了贰臣。这个故事成了后来形容背叛国家的人的典故。
词语结构
贰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贰”在这里表示背叛,叛变的意思,“臣”表示臣子、官员。
例句
1. 那个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竟然投靠了敌人,真是个贰臣。2. 这个人曾经是我们的同志,现在却背叛了我们,成为了贰臣。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贰臣”中的“贰”字,将其与“背叛”联系起来,以此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如果对于贰臣这个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历史上其他类似的事件,如“汉贼不两立”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班上有个同学为了考试作弊,向老师告密了,真是个贰臣。2. 初中生:历史课上我们学到了很多背叛国家的人物,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贰臣李林甫。
3. 高中生
在政治课上,老师用贰臣这个成语来形容那些出卖国家利益的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了背叛的严重性。
(0)
诗文中出现“贰臣”的诗词

张忠烈公砚为曹莪屺少府作

泾渭东流似奔马,客到秦中访秦瓦。

张公破砚出市中,经年未售识者寡。

曹君一生耕砚田,得如拱璧珍拳拳。

道此本是故乡物,二十四字苍水镌。

楚人得弓意殊快,无心相遇真天缘。

昔年义旗竖海上,军败烹龙志犹壮。

鲁王已死唐王孱,坐使孤臣气彫丧。

遁迹自拟蠖身藏,乘势还思螳臂抗。

白猿无声健儿入,枷锁香风吹习习。

何人伏锧尚从容,笑看钱塘好山色。

钱塘江上一抔土,右邻忠肃左忠武。

椒浆恨未酹忠魂,手泽今朝快一抚。

国破安用身独完,此砚与人同胆肝。

赵璧拌教碎秦柱,玉带讵肯随黄冠。

沧桑变换二百载,到今墨绣犹斑斓。

君不见虞山甘作长乐老,贰臣传里名难剜。

梅村祭酒号诗史,惜哉所欠惟一死。

张公大义心炳然,玉碎终知胜瓦全。

此砚他年返枌社,士林佳话争流传。

双松别墅好风日,仙尉开轩布吟席。

锦轴新装松雪书,牙签更检《子山集》。

会须移向别床摊,莫近张公一片石。

(0)

虫豸诗八首·其五蜂

与君同死生,义不殊贵贱。

由来香国中,不立贰臣传。

(0)

吊方孝孺墓·其一

江山虽自归同姓,心迹何由异贰臣

千古艰难盖棺日,十分容易读书人。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