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固执、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改变。
- 例句
- 1. 他是个墨板,对新观点从来都不感兴趣。2. 这个老师思想僵化,就像个墨板一样,从不接受别人的建议。
- 基本含义
- 指用来写字的板状器物,比喻人的思想、观点固定不变。
- 基本解释
见“ 墨版 ”。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书法和墨汁写字板的使用方法,以及中国古代思想的变革和演变过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有一个朋友,他就像个墨板,从来不听别人的意见。2. 初中生:我的爷爷思想很固执,他总是像个墨板一样,不接受新的观点。3. 高中生:有些老师对新思想非常保守,就像墨板一样,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改变。
- 故事起源
- 墨板一词最早见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王夷甫以翰林不应世事,时人号曰‘墨板’”。这个故事中,王夷甫是一位当时的翰林学士,他因为不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而被人们称为“墨板”,意味着他的思想僵化,不愿意接受新的观点和改变。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墨板”这个词语与墨汁写字板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为人的思想固定不变,不接受新的观点和改变。
- 词语结构
- 主体+比喻意义
- 详细解释
- 墨板原指用来写字的板状器物,上面涂有墨汁,用来书写。这个成语比喻人的思想、观点固定不变,不接受新的观点和思考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