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诗·曹风·候人》:“维鵜在梁,不濡其翼。” 郑玄 笺:“鵜在梁,当濡其翼,而不濡者,非其常也。以喻小人在朝,亦非其常。”后以“鵜翼”比喻居官而不称职。《北史·卢恺传》:“今 神欢 出自染工,更无殊异,徒以家富自通,遂与搢绅并列。实恐鵜翼之刺,闻之外境。” 唐 刘禹锡 《谢春衣表》:“在身不称,恐招鵜翼之讥;居位无功,叨受鹤文之赐。” 宋 司马光 《奉和何济川代书三十韵寄诸同舍》:“鵜翼颜何厚,锥囊意未攄。”
- 基本含义
- 形容两翼展开的样子,比喻亲密无间的朋友。
- 详细解释
- 鹈鹕是一种水鸟,它的翅膀长而宽,展开时像鹈鹕的翅膀一样。成语“鹈翼”比喻朋友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帮助,像鹈鹕的翅膀一样紧密相连。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来形容团结合作的团队。
- 故事起源
- 《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曾子问孔子:“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孔子回答说:“真正的朋友就像鹈鹕的翅膀一样,亲密无间。”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鹈翼”。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例句
- 1. 他们两个是鹈翼之交,互相帮助,从不离开对方。2. 这个团队的成员关系非常好,像鹈翼一样紧密合作。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图像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两只鹈鹕站在一起,展开宽大的翅膀,紧密相连,形成了“鹈翼”的形状。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有关中国水鸟的知识,如鹈鹕的特点、栖息地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朋友是鹈翼之交,我们一起玩耍,互相帮助。2. 初中生:他们两个是鹈翼之交,经常一起学习,互相鼓励。3. 高中生:这个团队的成员像鹈翼一样合作紧密,共同完成了项目。